动态信息

冉冉学术星 待放光芒时 ——第一届“光华未来学术之星”纪实

时间:2015-10-21

【编者按:“光华未来学术之星培养计划”是光华管理学院针对本科学生的一项重磅培养项目,旨在为有志于学术研究的同学提供最佳资源,由学院各专业的顶尖师资提供指导,为他们的学术之路铺垫基础,该项目于2014年11月启动。日前,经过近一年实践,2013级本科生作为“开门弟子”,在“未来学术星吧”就参加该计划的收获、感受进行了畅谈。】

光华学术星吧

学术是志向所在

在同学们中间,流行着一种“学霸”的称谓。而这群来参加“学术星吧”的同学们,虽然个个都是别人眼中的“学霸”,但他们内心却均有敬畏。

光华作为文理兼收的学院,吸引了全国文理的优秀学生,在文科生的眼里,数学双学位(以下简称“数双”)是“学霸”所为。而在选修了数双的孙亦菲眼里,最大的动力来源于研究的兴趣,选修数双是为了更好地做经济学的研究,于她而言,就是要用更科学的手段去研究社会公平性这个宏观而理想的问题。而在伍启航的眼里,像樊樵枫这样的师兄才是真学神——“山外更有一山高”的虚怀若谷似乎是这帮年轻人们的普遍心态。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取得了一些进展。在这里,我们听到了非常丰富有趣的主题:公共交通与公平性、网络文学、虚拟股市、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国盐业史、PC端与手机端消费差异等等。

金融经济方向的雷子腾在暑假做了一项研究:各省城市化进程、产业结构对其抗外在需求冲击的影响。子腾说,他看到2008年危机之后各省GDP进出口下降,但各个省的情况各有不同,所以进行了这样一个研究。他花了一个暑期的时间在国家统计局等网站上扒拉数据,阅读文献。虽然抱怨着统计局每年统计口径都有变化,初步研究的结果也不显著,但这一次的独立研究的经历让子腾感觉很兴奋,也收获颇丰。

风格迥异的导师们

说到光华的未来学术之星,一定要聊一聊真正的学术之星们——同学们的学术导师。担任学术导师的都是光华管理学院各系的资深教授,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颇有建树,绝对是这些未来学术星们的榜样。

在光华,本科生们都亲切地称周黎安老师为“黎叔”,他教授的《微观经济学》必修课让几多学生为之倾“倒”。周老师是应用经济学系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政治经济学、产业组织、经济转型与发展。但在平时,周老师可谓是饱读诗书的典范,他的办公桌上摆满了各个领域的经典书籍。他本人也特别推崇饱览群书,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来发现研究主题的研究路径,而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内容。

另一位学术导师王汉生老师,是如今统计学圈子里知名组织“狗熊会”的领头人。他和他的学生们每周都会组织一次例会,例会上他们会邀请业界人士来分享经验,也鼓励同学们头脑风暴,讨论各自的研究主题。2013级本科生耿晋哲、李子晗说,在他们处理“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停牌战略和内幕交易”的课题时,会和王老师和学长们一起讨论数据的结果,有时候对于解释变量,王汉生老师会提出很多让他们思考。在王老师的引荐下,他们还请教了金融学系的赵龙凯教授以及在企业任职的校友们,他们的这一研究最终在“北大光华商务大数据博士生论坛”上进行报告。

学术导师们不仅仅指导我们的学术之星,还身兼课程任教、硕士导师、博士导师、科研项目等各种事务,所以非常忙碌。同学们笑称,只有当老师们发了朋友圈,才能联系学术导师,因为才知道他们有空。

光华学术星吧

象牙塔内外

选择学术之路,是一次选择,大家虽从心而为,但也深知有所选择也就有所取舍。暑假,有些同学也参加了一些学术之外的活动,更多地去体验和丰富自我。

张航去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暑期学校;张毅去选修了跟专业完全无关但是非常有趣的中东历史;李启航则去上海的青桐资本进行了一个月的行业研究;张峻豪也去安永做了一个月的数据研究。聊起这些经历,他们都觉得象牙塔外的世界很宽广,出去看一看总能有所收获。而沉浸校园,则对这些经历有更多更深入的思考。

伍启航也道出了很多人的纠结和困惑。对于刚刚成年的他们,大二的时光很忙很充实,也面临很多的选择,看到其他同学们忙于各种实习面试,也会有所思考,有时候也会变得急躁。但是,大二以来,选择了“光华未来学术之星”的项目后,就一直投身于学习之中,各种课程、国际交换之外,还要一直督促自己阅读和研究,感觉很忙很充实,也明白这是不可或缺的积累。

做研究的苦与乐

做研究,最害怕听到的结果是“不显著”。在目前这个阶段,一个接一个的选题被“毙”掉就是不得不过的第一关。做研究必须越挫越勇,在此之中,同学们也体验到了学术的苦与乐。

首先,积累很重要。所有的老师都会强调这一点,无论是读专业顶级杂志的paper、专著,还是阅读不同领域的经典,对于做研究的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有了扎实的阅读做基础,能更好地观察、思考现实问题,从而更好地去发掘研究主题。张航说,这个暑假,他和他的小伙伴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一直在读中国盐业的三本巨著:《古代盐业史》、《地方盐业史》和《近当代盐业史》,一共近3000页,从中找到盐业和经济学相关的主题。

而刘峻豪的导师——会计学系的罗炜老师一开始就和峻豪一起读了一篇综述,细致地提点读文献的方法和综述中的研究问题,由此,峻豪开始大量的延展阅读,最终确定了自己“会计信息披露管理层自愿披露信息”的主题。在这一过程中,峻豪发现自己空想出来的题目往往是常识,都有人做过了。所以要先读论文,多多思考为什么。

大家普遍认可的还有一件做学术必须做的事情就是——交流。这种交流包含师生交流、同学之间的交流,也包括不同领域、不同专业之间的交流,甚至也包括学术与业界的交流。金融经济方向的巴萃敏经常主动地跟老师交流,刚给大一学生上完《经济学》的王辉老师就被她拉住讨论问题。王月之前因为没有成熟课题,每次见到学术导师张志学老师都会有些紧张。但是,在和张老师和同伴的讨论下,她也渐渐有了思路。选修了中文系的双学位的她有一次和张老师沟通,她发现一些网上的连载作品都是北大学生所作,平均水平都很高,点击率却赶不上那些内容次之的作品,所以她希望探索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之间的区别,也就是作者和读者实时互动会影响作品的走向。张老师觉得很有趣,认可了这一主题。他和正在加拿大进行国际交换的同门武达相互帮忙收数据,沟通研究进展,这两个一个在东半球、一个在西半球的小伙伴一起做研究。

自幼爱历史的李元哲,则利用自己在哲学、历史、社会学方面的积累,结合自己成长的经验与观察,发掘了自己在政治经济学方面的兴趣。交叉得最厉害的算是学会计的刘峻豪了。通过在暑期三次和罗炜老师的充分沟通,峻豪确定了方向——研究企业资源披露的预测性信息和实际情况的相关。实际披露的信息多文字少数据,在对文字进行处理和分析时,峻豪找到了中文系、信息科学系的老师们学习如何进行自然语言分析,吸取中文应用语言学、信息科学人工智能的方法。罗炜老师也提醒他,会计就是跨学科的,要用经济学等不同的方法等。

在光华,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2013级的同学们面临未来之路,也纷纷做出了他们的选择。选择了学术之路的“光华未来学术之星”们刚刚开启旅途,这一条道路前途光明、星光熠熠,成就商学界的学术领军之材。但它也是漫漫之路,需上下求索,在无涯的学海里泛舟勇进。

本科研究生项目供稿

分享

邮箱:gsminspire@gsm.pku.edu.cn   

邮编:100871

咨询电话:010-62747283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bat365在线平台网站光华管理学院科研楼K07

©2017 bat365在线平台网站 - bat365app手机版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50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