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感言

英国游学随笔 -发现与反思

时间:2010-10-17

作者:MBA09P4罗睿杰

签证

这次游学办英国签证的历程比较曲折。英国签证办起来真是比较麻烦,要准备好多资料。与之前去新加坡和泰国办签证的难易程度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不知为什么许多细节总是让我感觉到大英帝国的高傲。好不容易资料准备齐备,于5月30日将资料提交,然后就等结果。在去签证处提交资料时,有个小窍门:如果你是在网上填列信息的,在最后会有个预约时间的功能,其实这个预约是非常有用的,你一定要按这个时间提前一点去签证处,不用排队(排队的队伍好长的),直接出示给守门的工作人员,就可以直接拿号办理了(还是特殊号,比较快)。这样会省好几个小时的时间。

通常签证办理的时长是15个工作日内。身边许多同学不到15个工作日就收到签证了,其中还有几个同学是跟我同一天递交材料的,而我的签证是左等右等都不来,天天在网上查询进度,总是显示在大使馆处理。等到离出发不到一周的时候,这时已经超过了20个工作日了,还不见签证的动静。再不拿到签证,我的英国游学就泡汤了,6月28日我就给大使馆的投诉邮箱发了封邮件(没有找到投诉电话),语气还是比较客气的,就是把我的签证的情况和焦急的心情表达了一下,当天就收到了回复,说他们已经将我的邮件转发到了相关的签证官那里。又等了一天,还没有动静。6月30日我准备再给大使馆发封邮件,还没等邮件发出,网上查询进度显示签证正返回签证处,此时心里如释重负。其实,我的最终杀手锏还没出呢,我本打算如果6月30日发出的邮件还没有效果,我就最后一搏,第二天直接去大使馆“静坐”去了。终于在7月1日收到了快递到的签证,这时才有心情开始准备,结果时间紧,准备得就不充分。

我这次办签证的遭遇还是可以总结出一点可供借鉴的:给大使馆发邮件投诉还是很有效果的!我6月28日发的邮件,结果签证下发的日期就是6月29日。我一直怀疑我的材料被某个签证官无意间压在了哪个角落而一直没得到处理,我发出的投诉邮件起到的作用是激活了我那尘封的资料,提醒该签证官有份资料被忽略了。

曼大宿舍

7月3日出发当天晚上便到达了目的地——曼彻斯特大学,很顺利办理完了入住。我们入住的是曼大的学生宿舍,这里的学生宿舍跟我们国内大学的宿舍区别真大,他们的宿舍更具商业化,有点像酒店式管理。宿舍楼就像普通的居民楼(有五层楼高),每个单元有门禁系统,刷卡进了单元门每一层又有几个小门,也要刷卡进入。进入这个小门后才能看到每个宿舍的门,需要用钥匙打开,一般有四五个小宿舍和一个公共客厅。宿舍很小,大概十多平米,有一个沙发床,一套桌椅,一个能洗澡的独立卫生间,一个衣柜,仅此而已。公共客厅大概有20平米,有沙发、桌椅、电视和一套厨房用具。

我感觉他们宿舍的设计非常实用,动静结合得很好。每个学生即有个人独立的、安静的空间,又有舍友们聚会聊天空间。曼大的宿舍设计理念非常值得我国大学的借鉴。也许有人会担心学校的空间不够,但我认为不会需要增加多少空间。如果我们将教学楼单纯定义为授课使用,不提供自习功能,所需教学楼的空间将大大减少,这些减少的空间则可用于扩建学生宿舍空间,开辟学生的独立空间,这些独立空间完全可以替代教学楼的自习功能,同时独立的空间不仅仅提供的是自习功能,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我个人认为,这种学生宿舍设计方案将是我国学校未来学生宿舍的发展方向。

学习

三天的学习中,大部分时间是在讲欧盟和欧元的内容。这样的内容其实是比较容易让人感觉枯燥的,但是John Brophy教授非常有条理的讲解和跟同学的互动,使得大家比较顺畅地掌握了相关的内容,并引发了一些有价值的思考。

在我看来,欧盟这个框架的出现和发展历程,以及欧元的诞生和发展历程,就好像在走我国当时秦始皇统一中原的道路一样,只是方式有所不同。秦始皇统一中原用的是政治的最激烈的手段——战争(武力),而欧洲大陆正在采用的则是温和的政治手段,一步一步地渐进地走向统一。首先是成立欧盟这个统一的大框架来整合经济和政治,接着是欧元来统一货币,军事力量的统一也逐步提上日程,最终的目标是欧洲大陆的统一。两种统一方式的特点是:直接通过武力统一比较血腥和残酷,但是比较快,先人为地一步到位,再慢慢融合;循序渐进的融合式统一比较温和,但是会很慢,顺着“自然的规律”逐渐融合。两者之间就好比短痛和长痛的区别。中国的“短痛”在秦始皇时期已经完成,而欧洲大陆统一的“长痛”才开始不久,未来的道路还很漫长和艰辛。我想,推动欧洲统一的领导者们在这方面还是会很“羡慕嫉妒恨”中国的!

曼城印象

曼城虽然已是英国地三大城市,但与中国的城市相比,明显小了不少。从曼彻斯特大学到市中心只需走路半个小时,而这个路程大约等于我从家走到班车站的距离(从四环走到三环)。城市道路上车和人都很少(与中国相比),道路比较狭窄,我很佩服这里的大巴司机,可以在这么狭窄的道路上行驶自如。曼城的交通秩序还是很好的,开车违规的现象很少见,虽然道路不宽敞,但秩序井然。

这里气候宜人,虽是盛夏,气温却才20摄氏度左右,还时常有一些阵雨(也就几分钟),这里很适合穿长袖衬衫和西服,所以西装源自欧洲也是很自然的了,只有在这样的气候下,西装才穿的住呀。若在北京的盛夏,30多度的高温里,烈日炎炎下,穿着西装走走试试,恐怕不用几分钟就汗流浃背了。看来我们还是“装”不起呀。

英国城市的建筑物大都是哥特式。建筑材料大都是石材,想必建筑起来比较费力,但是很结实耐用,许多建筑可以毅力好几个世纪都坚固依旧。联想到我国的建筑,(本人不太懂建筑工程),好像都不太结实,用不了几十年恐怕就要推倒重来了,这难道不是价值财富的浪费吗?综览人们夜以继日创造的价值大都归类为衣、食、住、用、行,这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被人们再次消费了,没有积累下什么,而“住”和“用”的方面其实是可以积累下财富(价值)的,然而,我国的“住”和“用”由于质量不高,不能经久耐用,也沦为了消费品,所以,我们没有积累下多少财富。从另一个角度,我们是不是可以多一个控制房价的好方法呢?假如每间住宅都能使用几个世纪,那这么多年建的住宅是不是早就多得卖不出去了?房价还会高得惊人吗?(曼城的房价还不如北京的高,但居住质量可远远高于北京,另外,英镑对人民币可是1:10呀)由此看来,英国的房地产业绝对是个夕阳产业,而中国的房地产业确仍然是暴利行业。真希望我国的“住”和“用”都能朝经久耐用的方向发展,这样,我们的财富才能逐步积累下来。

曼城的生活节奏很慢,人们都比较松弛。拿商场来举例,这里的商场在晚上6、7点就关门了,害的我们不得不抓紧时间购物,而在我国,这时正是上班族shopping的最佳时间,商家哪舍得失去这个黄金时间呀。这里的人们一下班就成群结队地钻到酒吧里喝酒聊天,很轻松的感觉。这里的酒吧也满大街都是,各种风格都有。虽然曼城不大,但在这里却能找到国际都市的感觉。这里有来自各个种族、各个国家的人,有亚裔的,有非洲裔的,有拉美裔的,有阿拉伯裔的……他们很好地融合在了这个城市中,(想必曼城是英国城市的一个缩影),可以看出这个城市很包容,这也是值得我们钦佩和学习的。

购物

一直以来本人对购物没有多少兴趣,对各个名牌也所知甚少。本来是一个非常知名的品牌“Bubbery”被我生生读错了发音,想必听到的同学心中肯定是“大跌眼镜”。正像许多其他同学一样,这次来英国是带着任务来的,所以,也勉为其难地加入了购物的大军。从护肤品、化妆品,到名牌服饰,简直是被淹没在了名牌的海洋。我就在想,为什么大家对名牌是那么趋之若鹜?同类产品,名牌就比一般品牌的价格贵不少,但需求依然旺盛。想来想去,我认为,品牌其实就是一个标识,这个标识在人们的心中有一个综合的认知,其内涵非常丰富,无法一一列举,但我认为,产品的设计和品质是品牌最基本的硬件,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它即因为品牌而增值,也会反作用于品牌;另外,其定位和形象是品牌的软件,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左右着消费者,迎合着消费者的诉求。

品牌的认知从何而来?其实是从点点滴滴与消费者有形和无形的接触中产生的,所以,要打造一个品牌,是要如履薄冰般的小心谨慎,因为每一次接触,不论是广告宣传,还是一次购物体验,都会在消费者心中对品牌的认知写下了一笔,这一笔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而品牌维护的职责就是尽可能减少负面的接触,更多地提供正面的接触。纵观历史上的百年老店,无不是小心呵护其品牌,才发展至今。而一些暴发户式的“名牌”却很不珍惜其品牌,最终将品牌毁于一旦,例如,三鹿牛奶等。

什么时候,中国也能诞生出许多世界知名的品牌?我不知道我国有多少企业家真正在为打造一个经久不衰的品牌而努力,还是都忙于赚快钱,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如果是仅仅为了赚快钱,而不悉心呵护品牌,那真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衷心希望中国的知名品牌也能越来越多地走向国际!

观光

在伦敦的观光给我印象最深。其实伦敦的风景到没什么,最主要的是大英博物馆、国家画廊等文化遗产。一进到国家画廊就被那些经典的油画作品所震撼,对于我这样的艺术“白痴”,从未觉得油画有什么好的,但在参观国家画廊时,确实感受到了油画的美,无法用语言形容。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几幅重要的作品。我心想,下次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多花些时间再好好参观一下这里。

我们还参观了大英博物馆,这里的展品真是丰富,来自于世界各地,真是不愧为“博物馆”这个称号。然而,这些展品的来路想必都不怎么光彩。许多英国人也许会说这些展品都是从世界各地买来或捐赠来的,并不是抢夺来的。是的,如果你只是在说整个交易链的最终环节,那一定是合法获取的。但问题是,你不能忽略整个交易的链条,就好比“血钻”来说,最终的消费者恐怕无不是通过合法途径购买的,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谴责“血钻”、抵制“血钻”呢?正是因为在交易链的最初环节的丑恶!购买“血钻”就是助纣为虐,这就是背后的逻辑。为什么这样的逻辑在这些历史展品中就不适用了呢?谁敢保证这些展品在交易链条的最初环节是合法的、光彩的呢?之后的合法又怎么能掩盖最初的非法?

怎么看待这些文化遗产,怎么保护,怎么分享?……这些都是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

分享

010-62747288/62747299

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bat365在线平台网站光华管理学院2号楼K01/K02MBA项目

©2017 bat365在线平台网站 - bat365app手机版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50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