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有云: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这句话可以用来概括对李晨的印象。与李晨的访谈十分愉快,欣然忘机,原本预定半个小时的访谈,持续了一个多小时,这期间李晨还表演了自学的魔术。有时我甚至全然忘记了眼前的这位亲和、阳光、幽默的师兄就是京东商城西南大区的负责人,手下管理着近万人的团队。李晨却为自己的成功做出了这样谦虚而朴实的注释:做好人,做好事。
“趴得下去”
李晨的第一份工作是仓库管理员。
2003年本科毕业后的李晨孤身一人来到北京闯荡,成为了“北漂”一族。在北京找工作并没有他之前想象的那样容易,在北京“漂”了一个多月后,李晨进入了中铁信息工程集团,成为了一名基层的库管员。而这个选择也为他日后的事业定下了基调。那时他22岁,工资仅有一千元,蜗居在北京西直门的一处20平米的小房子里。
但是年轻的李晨,总能做好分内的事情,过好当下的生活。他爱钻研、爱思考:按照公司规定,每天下午6点之前需要确定出货清单,而6点前的这半个小内工作人员需要抄单号、填单、核对,成为一天内最繁忙的时间段。但是有着信管背景的李晨却反思了这样的繁琐也容易出错的过程,他利用Excel表格,设计了一个简易的程序,从而大大减轻了工作量,也提高了准确率。这种“微创新”精神也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断被李晨所贯彻。
在十几年的始终如一的努力中李晨完成了属于自己的成长和蜕变。即使站在在今天的位置上,李晨还是保留着最初的习惯: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下到基层和一线的配送员一起工作。因为在他看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看到真正存在的问题。
“站得起来”
李晨的人生轨迹和整个中国社会经济变迁的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工作的十二年间,李晨完成了从国企、外企再到互联网企业的转换。面对大形势,李晨总能把握机遇,趁势而为,成就新的人生高度。
李晨当年所在中铁信息工程集团承担了戴尔在中国的部分的物流业务。而2005年戴尔和它的另一个物流服务商发生了商务纠纷,戴尔为了保障产品的安全,需要中铁在短时间之内将大量的库存转移至中铁的仓库中。李晨负责了这次转移任务,在一个半月之内将上亿的库存成功转移。完美出色的表现使戴尔方面十分欣赏这位年轻有为的小伙子,马上向李晨抛出了橄榄枝。李晨实现了从国企到外企的漂亮转身,成为了戴尔中国区的战略项目经理,从北京南下厦门。
当然,生活并不总会尽如人意,每一段故事里都有灰暗和落寞。一路顺风顺水的李晨第一次质疑自己源于戴尔公司的一次项目检查。检查的那周李晨每天上交的数据都会出错,而他越心急犯错越多,领导更是对他的工作能力产生了质疑。那一周李晨深深陷入了焦虑和烦躁的状态,甚至想到了辞职。虽然这之后还遇到了更大的难题和困顿,但是那段经历给年轻气盛的李晨敲了一次警钟,教会李晨踏实和耐心的重要。
圆梦北大
李晨的心中一直有个北大梦。他连续四年报考了光华管理学院的MBA项目,前三次由于工作原因错过了考试,终于在第四年来到北大。
李晨的工作地点在成都,须频繁地往返两地进行学习和工作,这要求他有出色的时间规划能力。每天早晨六点准时起床是李晨多年养成的雷打不动的习惯,晚上的十点之后是李晨给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李晨平日里并不按照工作和学习对时间进行严格的划分,而是以事件的优先级为标准,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平衡,而就是在这样对自我的严格要求下他出色的完成了学习和工作任务。
但李晨并不是一个刻板的人,在工作中他理性、睿智,在生活中他更是感性、率真的。身边的同学十分乐于和李晨交往,评价李晨是个十分有趣的人。
李晨热衷于各地美食,以至于周围的朋友外出都会向他咨询当地的好吃的;他向班里的同学请教魔术,后自己看视频钻研,自学成才;他还是歌唱达人,KTV里的麦霸……
回顾在北大的研究生生活,李晨说他最大的收获是北大这个平台:在这里他遇见了敬仰的师长,也收获了纯真的同学情谊。本科毕业之后已经十几年的他格外珍惜和感恩这样的难得的机会。每次回到北京,他都会组织班上的同学聚会,同学相聚从不谈及工作,他所期待的是朋友的真诚相交。
时间太瘦,指缝太宽,三年的研究生涯即将画上句点。毕业后的李晨,也要开启新的人生旅程。他加入了京东的创业团队,准备迎接新的挑战。而我坚信李晨一定会成功,因为这样坚持“做好事、做好人”的人,一定会受到命运的眷顾。愿李晨前程似锦、一路繁花、不断翻越更多的山丘。
学会珍惜,学会感恩,这也是李晨师兄对于后辈的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