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刘冲从bat365在线平台网站数学科学学院毕业后,在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后又在清华大学完成博士后学习。经过“八年抗战”般的奋斗,他应聘到北大经济学院,开始了教学之路。这一路走来,刘冲校友与北大结下了不解之缘。
“兴趣指引我成为老师”
第一次见刘冲,还是在本科研究生项目校友沙龙上,他以《研究僧≠苦行僧》为题,为同学们分享了自己走上学术之路的经历、和对于经济学研究的思考和建议。“在研究生一年级时,一直觉得非常迷茫,尽管曾在本科时候学了经济学双学位,对经济学的课程有一定了解,但是对于学术研究本身,还没有概念,也不知道自己将来要选择什么样的工作。”谈到职业规划,刘冲校友曾和许多同学一样经历过迷茫时期。
研究生一年级刚结束的暑假里,他作为助研参加了由蔡洪滨老师和周黎安老师主持的一个研究项目,该项目是两位老师与世界银行徐立新教授的合作研究。“当时是第一次正式接触研究项目,很兴奋。在几位老师的指导下,整个暑假我都泡在图书馆的工具书阅览室里查询和收集数据,等图书馆关门以后回到宿舍继续研读文献。”刘冲说,尽管当时他对于研究还没有太深入的理解,但发现很多经济学问题和现象都非常有趣,研究和思考的方式也和本科学习的数学课程有所不同,这使他对经济学产生了深入研究的兴趣。
研究生第二年时,马里兰大学的金哲教授到光华访问半年,刘冲也成为了她的助教和助研。到第三年,他获得了到世界银行研究部进行访问的机会,并在访问期间与徐立新、金哲两位老师共同进行了一些研究。三年的时间里,他几次参与完整的学术研究,不断增进了对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自己不仅对很多经济学问题感兴趣,对于研究的过程也很享受——“我想学术的魅力可能就在于有一些新的发现和新的理解时产生的兴奋。也正是这个原因,使我最终下定决心走上学术的道路。”
“多尝试才能寻得所‘爱’”
“无论是业界工作还是学术工作,亦或是去政府部门发展,都要有个‘实习’的过程,你自己要对这份工作有直观的认识,因为任何其他人的评价和意见都无法代替你自己的感受。”刘冲建议,要找到自己的兴趣,就要多去尝试;尝试过后,更为重要的是对自己建立合理的评估和定位。这个评估至少包含三个方面: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该工作的生活方式是否适合自己?自己能从这份工作中得到的乐趣是什么?
“事实上,北大的学生都很聪明也很有能力,但有时也会发现一些同学对自己的定位不准确,导致产生了‘资源错配’。”刘冲还建议学弟学妹们多和有经验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他们的经验教训会帮助你在发展过程中少走很多弯路,同时也帮助你更加明确哪条路更加适合自己。”
学术研究的“平常心”与“亮剑”
做学术研究首先需要有一颗“平常心”。刘冲校友喜欢看《士兵突击》,他常常用这部戏中吴哲的“平常心”来鼓励自己。他说,很喜欢吴哲这个角色的性格,有理想、聪明、豁达,而且坚韧。读博士是个很苦的过程,很多人在写论文的过程中都经过了内心的煎熬;不仅如此,在学术市场上,优秀的人越来越多,找工作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即使找到了工作,也要面临升职压力等问题。遇到这些困难和问题都需要有一颗平静的内心作为支撑。“当然,说一句平常心是容易的,拥有一颗平常心是很难的。”刘冲提到自己也经常会遇到各种不顺心的事情,这时他便会选择看看“士兵突击”激励一下自己,或是听听相声放松一下心情。
做学术研究的第二个重要特质是要学会“亮剑”。刘冲校友认为,平日的学习和研究要有一颗平常心,不可急躁,但当你去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时,一定要学会“亮剑”,就是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亮剑并不意味着听不进去别人的建议,而只是让别人知道你的研究功底扎实,思考深入,视角新颖。“此外,做学术研究还需要有团队精神。现代经济学研究越来越多地讲究合作,因此融入合作团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团队中,大家相互学习讨论,取长补短,可以使研究过程容易很多。”
潇洒的背后都有充足的准备
刘冲校友进入到教学岗位时间还不长,他说很多东西也尚在摸索中。从他的经历来看,建议想要从事学术研究的同学,在博士阶段做好四个方面的准备:第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即对研究方法、相关文献要比较熟悉。第二,积极参加学术活动,包括学术会议、研讨会、讨论班、组会等等,在与同学、同行的交流中不断提高。第三,学会思考和提问。有价值的提问是要以深入的思考为前提的,而深入的思考就要求有大量的知识输入,没有足够的输入,就很难有好的输出。第四,与人交流与合作。刘冲校友认为,找到一个合适的合作者有时候比找男女朋友还困难,所以在博士期间就要开始尝试着和导师合作,和同学合作,这样的经历会让你在未来的研究工作中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
刘冲最后特别回忆起,刚读研究生的时候,最羡慕的就是龚六堂老师讲课,从来都不需要带讲义,也不需要PPT,拿着粉笔就开始在黑板上推倒和演算,而且讲课中间一个个经济学家的轶事也是顺手拈来。“我那时特别希望有一天能够像龚老师一样讲课讲的潇洒。博士期间,时间可以比较自由地支配,要充分利用好这段时间给自己‘充电’。工作以后,科研、教学以及服务工作会使属于自己的时间较少。同时,要把一个知识点有效地讲给学生听,甚至讲的有趣,是个很大的挑战。在备课时,要不断尝试各种方式,才能摸索出讲课的经验。我相信,潇洒的背后一定都有充足的准备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