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故事集

梁萱:懂得坚持的性格对我影响很大

发布时间: 2017-08-01

齐刘海,披肩直发,眉眼带笑,身材娇小的梁萱完美地融合了稚气与温婉两种气质。“我挺羡慕文笔好的人的,但是我的感性思维相比很多文科生可能不够细腻,”统计学博士刚刚毕业,梁萱即收到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计量与商务统计系的Research Fellow岗位的邀请,“我更喜欢理科这种凡事有个正确与否判断的学科。”

除了本硕博期间几乎拿遍了校内外所有与学习有关的奖项,作为学术大牛,梁萱担任第一作者,与其团队在2015年与2016年分别发布了《空气质量评估报告:北京城区2010-2014年PM2.5污染状况研究》与《空气质量评估报告(二)——中国五城市空气污染状况之统计学分析》两篇中文报告,相关研究在英国《皇家学会会刊》(《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A》)和《地球物理学研究杂志—大气》(《Journal of GeophysicalResearch-Atmospheres》)上发表。美国纽约时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及参考消息等多家海内外媒体对该研究相继展开了广泛关注与讨论。

“我不算是别人家的孩子”

当被问及是不是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梁萱笑了笑,回答:“我首先肯定是自己家的孩子。我父母给了我充足的自由,允许我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规划来走,从没有把我和其他家的孩子比较过。”由于父亲在大学任职,梁萱自小浸染在学习氛围浓厚的环境中,培养了对学习如天性般的兴趣与热情。“是不是别人家口中的孩子,我不知道,”梁萱接着说道,“大家各个方面的才能不一样,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学习上面,但是很多人的体育、绘画或者音乐等能力就会远超过我。”

回忆十几年的学习生涯,梁萱认为自己并非“顺风顺水”。高中时期,梁萱遭遇了第一次危机:“当时刚到西安上学,第一次物理考试考了六十多分,而且我是物理课代表。”在陌生的环境中受到这样的打击,梁萱除了感到有失脸面,更多的还是与预期相差甚远的失落。梁萱向父母诉苦,而她的父母亲认为不必心理负担太重。在父母的开导下,梁萱想通了:从家乡来到大城市,优秀的人很多,这样的情况并不奇怪。一直以来养成的纠错习惯,帮助梁萱找到了更具体的失败原因。“我会把语数英的错题记在专门的不同的本子上,找到那些犯过错题的原因,记录下来,考前看一看,避免重复犯错。”很快,经过心态的调整,梁萱分析原因,迎头赶上,成绩稳定在了班级前茅。

若论面对挫折,排解心情、保持信心、找出原因“三步走”,是梁萱一贯采取的态度。

无论是本科入学浙大,发现自己的英语和眼界不及同伴,还是初到北大后难以适应光华管理学院的快节奏的全英文讲义授课模式,梁萱从不允许自己耽溺于受挫后的颓丧情绪。英语和眼界不如人,“慢慢融入大家,多和同学交流,一起去周边城市旅游也很有帮助”。单词量薄弱,每天的课程结束,梁萱都会抽出时间反刍和吸收听不懂的内容:“虽然刚开始阅读英文文献的效率很低,但看不懂就查,见多了就慢慢熬过来了,很多其他方面比如听力、口语也都慢慢变好了。”

“我喜欢学校里的氛围”

2011年的大三暑假,梁萱来到光华管理学院参加“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与本科阶段所受到的教育不同,光华的各个学科交叉研究十分普遍,绝不仅仅拘泥于基础教育。梁萱表示:“这一点在当时是非常吸引我的。”另外,光华的国际化程度给梁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因此奠定了梁萱与光华的缘分。

初入北大,梁萱也在专注学术与进入业界之间摇摆过。“对面寝室的女生们大一就开始实习了,”梁萱回忆起研究生一年级的情况,“我觉得我还是更喜欢校园的氛围,做学术对我未来的道路是最有用的,而且光华统计系老师们的学术水平在国际上也是受到了不少认可,光华和我们系也给我们提供了不少与国际优秀学者交流的机会。”基于这样的考虑,梁萱没有为实习投出任何一份简历,而是跟着导师踏踏实实扎根学术。

最初,梁萱跟随导师陈松蹊教授开展研究。陈松蹊教授侧重于理论研究,而在这个方面,梁萱最初进展地并不顺利。“研一的时候,我之所以会动摇,就是因为担心我到底能不能做下去,”梁萱也曾体味过研究推进的艰难,“刚开始投《Science》、《Nature》等顶级杂志都遭遇过拒稿。”但梁萱不曾因此放弃,哪怕是学院开设的基础课程,梁萱也不松懈。“大学的课程数量大,知识纷杂,需要及时复习巩固。”自本科从舍友那儿偷师了每天课后对全天课程进行笔记整理回顾的学习方法,梁萱将此应用到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学习中去,不放过每一个成长的机会。

在光华提供的国际化平台里,梁萱积极参与各类学术会议与国际交流,从本科阶段闷头学习的状态里挣脱出来,逐渐培养起光华人的果敢、自信与活泼。除了校级、院级学术活动,导师陈松蹊也不遗余力地联系国内外优秀学者赴华交流分享,一位统计学界大牛数次拒绝邀请后透露,不愿赴华的原因是担心北京的空气污染。这个偶然的事件极大地影响了梁萱的博士研究方向:“统计本身就是一门和民生紧密结合的学科,最终目的就是要解决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所以当时我的导师觉得用统计的方法去研究我们中国空气污染,是一个非常好的科学问题。有关中国空气污染的研究此前主要集中于大气、物理、环境等学科领域,身为统计学专业学生,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觉得有必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这个领域做些贡献出来,就这样我们开始了关于中国空气污染的研究。”

作为全国第一个研究中国城市PM2.5的环境统计学研究小组,项目开展之初,梁萱及其团队面临着历史数据短缺的困境。中国环境历史数据开放度低,他们就通过多个网络渠道来搜罗数据。随着第一篇报告成形与发布,国内一些媒体相继展开了报道,报道初期也受到了一些阻挠,但在兄弟院校及国家环保部等各方面的支持下,梁萱及其团队继续坚持了下来,继续完成了报告二和报告三。“做研究讲求的是学术性、真实性与可靠性,更要敢于针对问题发声。”梁萱相信学术的力量会得到认可。

环保课题领域的成功并没有圈禁梁萱的脚步。“统计学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梁萱认为统计学应该与更多的学科进行交叉合作,“作为一门偏向于方法论的学科,统计学讲求的是针对某领域的实际问题,从大量数据中提取信息来分析、解答问题。这就需要首先理解问题的背景知识,然后针对该问题找寻合适的统计学方法,当传统统计学方法不起作用时,新的统计学方法就会被提出。所以,与其他学科的交流合作会更加促进统计学的发展。”除了将空气质量监测项目持续推进下去,梁萱在未来还会在面板数据、人际关系网络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梁萱表示,赴澳洲后主要进行的是面板数据方面的研究。对这个偏经济计量的全新方向,梁萱“也想做出点东西。”谈及个人规划,“先做几年研究,然后想申请教职。”梁萱从小便有个“老师梦”,“我喜欢校园里的氛围,喜欢跟年轻人在一起,去接收新的、有意思的东西。”

“最舍不得的,还是这群可爱的人”

匆匆五载,园子里的时光转瞬即逝。即将远赴9000公里以外的墨尔本,五年来遇到的人是梁萱最放不下的挂念。

“整个学习生涯中,我最感谢的人是我的导师陈松蹊老师。”梁萱回忆起五年来的点点滴滴:在陈松蹊教授创立的bat365在线平台网站统计科学中心度过的每一个属于统计学的日夜;每一次赴外参与学术会议或交流,又或是公派交换期间,老师提供的经费与人脉帮助;每周组会结束,陈松蹊教授逐字逐句修改和指导报告、论文的身影……陈松蹊教授喜欢跟学生们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故事,比如自己当初是怎样突破语言这一关卡的等等,以此给学生们一些启示。赴美交换期间,为了突破听力这一关,梁萱便循着老师的路子,在手机下载了英文广播APP,反复听,悄悄等待着“忽然开窍”的一天。除了常常分送英文杂志给同学们,陈松蹊教授还热情地邀请在美国的同学们聚到一起过年。这种远超学术的关怀,为梁萱的生活增添了人在异乡难得的脉脉温情。

尽管未来返回故土开会、交流的机会并不少,但梁萱觉得:“虽然社交平台非常发达,但学习生活了这么久,还是舍不得这一群可爱的人。”无论是在光华悉心传授自己知识的老师,还是在教务管理勤勤恳恳工作的老师,亦或是在学院活动中并肩前进、在学习与研究中互帮互助、共勉进步的同学们,都让梁萱难以割舍。由于同级的同学各自规划迥异,情同手足的大家很难安排出合适的时间,完成彼此共同的毕业旅行。梁萱不无遗憾地说:“毕业要做的N件事里,这个可能很难完成了。”

如果能乘着时光机重来一遍,“还想去百讲多看些话剧、歌剧。以前总想着以后机会多的是,时间长得很,但一转眼即到了离别的时刻。”梁萱有些遗憾地说道。这大抵是每位毕业生的心思,即便园子外有更好的条件、更好的机会,但食堂的那碗饭、百讲的那场戏……这座园子里的生活永远是心头那粒无法取代的“朱砂痣”。

除了学业,梁萱在北大还有另一大收获:培养了体育锻炼的习惯。初入燕园的梁萱带着“应该找一些一直能够坚持下来的事情”的想法,决定挑战自己从小畏惧的体育。“以前我跑步都是班里最后几名,非常慢,但是来北大以后,我坚持跑步和健身,瘦身成功,减了十多斤!”在美国交换期间,梁萱还参加了当地的十公里跑步比赛,用时52分钟,是同年龄女生组的第十名。体育锻炼对于现在的梁萱来说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无论闲暇忙碌,她都坚持每周至少去两次健身房。

燕园的日子所剩无几,眷恋着这里的一草一木,梁萱也期待着优秀的学弟学妹们能将燕园的学术精神发扬下去:“虽然做学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只要找到自己的方向,树立信心,勇于试错,适当调整,坚持下去就会迎来曙光。”

分享

邮箱:admission@gsm.pku.edu.cn

邮编:100871

咨询电话:010-62747014 / 7283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bat365在线平台网站光华管理学院科研楼K07

©2017 bat365在线平台网站 - bat365app手机版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50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