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思想力
光华思想力
《研究简报》第281期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意义与着力点(一)

龚六堂

   观点概览

l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经济面临的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

l 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动力发生改变,从传统的要素驱动转变到开始以创新为驱动力,为此,我国经济发展要进行相应的战略调整。

l 新阶段的发展动力改变,需要新的理论指导,新质生产力的提出适应了这一理论需求,对促进我国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l 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需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以形成新的比较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从经济学角度,新质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基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当前亟需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和新的增长理论,新质生产力的提出适应了这一需求。新质生产力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高质量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新的增长动力

   (一)保持GDP的合理增长速度是实现新发展阶段任务的根本保证

    我国2019年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2023年我国人均GDP1.27万美元,与高收入国家门槛的距离进一步缩小,但这也对我国经济增长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保持GDP增长的合理水平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任务有着重要意义。

   (二)避免“增长陷阱”需要我国保持经济增长合理速度

    从世界各国经验来看,人口规模比较大的国家,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后,各国经济增长速度出现比较大的分化,出现了所谓的“增长陷阱”问题。避免“增长陷阱”同样需要我国保持经济增长合理速度。


二、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我国经济增长阶段的变化,需要新的发展理论

 (一)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经济面临的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

首先,世界经济增长出现分化、经济增长预期下降,世界贸易水平下降。一是从总体来看,世界经济增长放缓,而且出现分化趋势。各国货币政策调整对世界经济产生不利影响,世界经济预期下降,世界各国经济增长放缓。二是世界经济放缓的预期影响需求,各国需求呈现放缓趋势,世界贸易会下降。其次世界呈现高利率、高风险的态势。一是世界通货膨胀水平呈现复杂态势。发达国家的通货膨胀有所缓解,但还处于比较高的水平。二是发达国家的利率水平处于高位,世界经济风险、金融风险加剧。最后,世界经济增长的分化和通货膨胀水平的复杂使得各国货币政策调整不确定性增加。一是以美国、欧元区为代表的发达国家2024年货币政策会转向。二是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的货币政策调整具有极大不确定性,日本在今年3月份就改变了20年以来一直实施的负利率政策。

   (二)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动力发生改变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总量达到126.1万亿,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占世界制造业比重约30%;同时我国的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服务贸易第二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等地位进一步巩固提升。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动力发生改变从传统的要素驱动(资本和劳动力驱动)转变到开始以创新为驱动力,为此,我国经济发展要进行相应的战略调整。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提出了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基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我国的比较优势开始改变,从以出口为导向转为利用国内市场规模优势,为此,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了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同时强调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三)新阶段的发展动力改变,需要新的理论指导,新质生产力的提出适应了这一理论需求,对促进我国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新质生产力理论是对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丰富和拓展。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强调要素投入(包括资本、劳动、土地等)和全要素生产率(TFP)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过程是人们对全要素生产率认识深化的过程。狭义的全要素生产率主要是指技术创新,广义的全要素生产率是指除资本、劳动和土地以外,对生产有影响的全部因素,包括技术创新、制度环境、人力资本水平等。基于中国经济实践构建的新质生产力理论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进一步加深了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认识,这不仅丰富了经济增长理论,也为其提供了新的拓展方向。

新质生产力理论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对高质量发展具有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和指导意义。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我国具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将会进一步凸显,新质生产力理论的形成有利于将综合优势加速转化为新的比较优势。


三、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

   (一)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关键在于TFP的提升。因此,一个经济体保持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不断提升TFP,二引入新的生产要素,三传统要素的改造升级。根据分析,发达国家在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以后增长出现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些国家的TFP的差异, 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最重要的是不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同时需要在经济中引入新的生产要素(如数据),新的生产要素的引入为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另外,还需要传统要素的升级改造。无论是新的要素的引入、传统要素的升级,还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都需要科技创新投入的不断增长和科技创新投入结构的不断改善。

   (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一般地,在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第一产业增加值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增加值不断上升,第三产业开始起步;同时,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数量不断下降,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数量不断上升。在经济增长第二阶段:第一产业增加值继续下降,第二产业增加值下降,第三产业增加值上升;同时,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劳动力数量不断下降,第三产业劳动力数量不断上升。在经济增长的第三阶段,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份额保持稳定;一二三产业劳动力人口保持稳定。

    从一二三产业的增长率比较来看,一般地,第一产业增长率和第三产业增长率会比第二产业增长率来得低。从改革开放初期到党的十八大以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完成第一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正在经历第二阶段,要保持经济增长就需要:保持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比较高;通过创新促进第二产业升级,保持第二产业增长率处于合适的规模和保持比较高的增长率;发展现代服务业,保持第三产业增长率比较高。

   (三)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推进区域发展战略

    经济增长需要各个区域的经济增长来支撑。过去让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但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这些先发展起来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会放缓。这样,经济增长就需要欠发达地区、后发展地区、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来推动。如何来推动欠发达地区、后发展地区的增长?需要从制度层面也就是生产关系着手,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畅通要素的流动,构建统一大市场,提高要素的效率,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四)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加快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加快形成新的比较优势

    经济增长需要内需(国内消费和投资)和外需(进出口)的共同作用。在关注内需扩大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外需对我国经济的作用,关注进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近年来,我国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下降。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我国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政策建议概要

   (一)不断提升我国科技创新水平,促进全要素生产持续增长,保持我国GDP中高速增长

   (二)发展数字经济,充分发挥数据要素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三)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高劳动生产率

   (四)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促进区域发展平衡

   (五)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形成新的比较优势

   (七)加快推进金融强国建设,解决我国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八)强化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目标,不断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

   (九)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构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

(详情请见下篇)





作者单位:bat365在线平台网站管理科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