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物之味,久则可厌
读书之味,愈久愈浓
北大光华与国资委新闻中心新媒体
联合推出读书栏目
将邀请多位北大光华教授
进行主题分享并推荐相关书目
本期为“第一弹”
请持续关注
企业是创新主体,创新也是加快建成世界一流企业的关键途径和重要举措。如何才能拥有创新之心、创新之脑、创新之体?
点击下方视频一起来观看
bat365在线平台网站光华管理学院组织与战略管理系教授路江涌
No.1
创新三维模型
创新包括三方面,一是创新之心,即创新精神,二是创新之脑,即创新思维,三是创新之体,即创新行动。
对应到企业,第一,企业文化指导企业找到正确方向,实现持续稳定发展。长期而言,企业要持续发展,创新之心必不可少。第二,企业战略,就是要有能力把事情做对,这就是企业创新之脑。第三,企业运营,就是将战略落地,其治理方式就是企业创新之体。
No.2
创新之心,直面人类两大根本挑战
创新之心或者说创新精神,与人类面临的两个根本挑战密不可分,即发展方向的不确定性,以及发展路径的不连续性。
从人类历史来看,祖先们从狩猎采集模式转变为农耕模式,并非为了更高效地获得能量,事实上,采集获得能量的效率比农耕高,这个转变是为了获得确定性和连续性的能量来源。
一家企业从创业到成长到成熟到转型的过程,正是不断应对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挑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地创新,保持创新之心。
企业生命周期中,创新之心可分为4种类型:首先,企业在创业阶段,创新的方式是试错式创新,需要在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路径或方法中不断试错。其次,企业找到发展方向之后,应采取突破式创新方式,去克服前进中的障碍。再次,企业进入成熟阶段后,积累了大量资源,此时高效的创新方式是持续攻关,重点做延续式创新。最后,企业发展方向会随着外部环境变化而产生新的不确定性,企业将进入转型阶段,并依靠分形创新方式取得突破。
No.3
创新之脑重在“觉”
创新模型第二维是创新之脑,也就是我们怎样才能有创新思维?
首先我们需要学会“观察”这个世界。通过观察世界,引起我们的好奇心,发现值得去探索的一些谜题。接下来,我们要对这些谜题进行“思考”,聚焦研究谜题并得到启发。最后,我们需要在聚焦解决的过程中进行理论化建构,进而总结为各种模式并“表达”出来,这些模式也将为进一步创新打下基础。因此,创新之脑,总结起来就是6个字:观察、思考、表达。
有一个例子值得探讨:麦当劳的兴起。麦当劳创始人观察到美国中产阶级的崛起,以及随之而来的消费能力上升,这个情况和中国当前的消费升级很类似。基于对这一大趋势的观察,麦当劳创始人对传统的餐厅流程进行精细化、标准化,创新出能够快速满足消费者的生产方式。在模式创新获得成功之后,麦当劳将这一经营方式推广至全美,走向全球,并进一步对原有的价值链、产业链进行整合,最终完成了一次餐饮业的重大创新。
观察、思考和表达的创新流程,其实也就是学习的过程:创新离不开学习,但学习又是什么呢?学习的“学”,在这里指的不是传统的学习新知识层面,而是 “觉”的通假字,即觉察、觉醒之意。“学习”实际上就是“见贤思齐”,创新也往往是因为受到外界因素的刺激,因觉醒而行动。
No.4
创新的高级方式是游戏
创新的最终结果,是如何将创新落于行动。人类社会的很多创新,其实是在不经意中完成的。人们往往在非常放松的状态下,会有更多的创新想法、创新行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看到,新生代公司如果不好玩,是很难招到优秀员工的。未来的年轻人,也不是为了一日三餐而工作,而是为了创造价值而工作,为了创新而工作。因此,“好玩儿”是未来企业必备的文化基因。
基于此,我最近花了很多时间研究游戏化管理,设计了20多款管理类桌游,将管理学理论、框架及工具转化为游戏,让学生和企业员工在游戏中产生创新思维。
最后,我把创新总结为5步,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首先,创新要有基础,需要充分、广泛地学习,即博学。其次,创新要有好奇心,从而发现和提出问题,即审问。第三,有了问题更要细细思考问题背后的规律,即慎思。第四,还要识别各种表象、说法的真伪,要去辨识,即明辨。最后,要去行动,达到知行合一,即笃行。
互动话题
"不会玩的员工是不会创新的?"你同意吗?为什么?
参与方式:下方留言区参与话题互动,留言点赞数最高的5位网友,将获得1本由机械工业出版社赠送的路江涌教授的经典之作——《图解创新管理经典》
因为有了创新精神
人类祖先摒弃更易获得能量的狩猎模式
而选择了更艰难的农耕模式
创新精神是写在人类基因中的伟大力量
管理大师德鲁克曾说:
任何有勇气面对决策的人
都能够逐渐习得创新精神
希望这一期的推送内容
带给你对于创新精神的更多思考
也别忘了在留言区参与互动赢好书
留言区见
路江涌,拥有香港大学经济学与企业战略方向博士学位,现任bat365在线平台网站光华管理学院组织与战略管理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路江涌博士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创业、创新、国际商务和国际经济学等。路江涌博士在中文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在英文SSCI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曾获麦肯锡中国经济学研究奖、“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三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bat365在线平台网站光华管理学院厉以宁科研奖和中国管理学国际学会(IACMR)年会最佳论文等奖项,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路江涌博士曾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包括一项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及世界银行研究基金等国家级和国际合作基金。
相关链接:
再见红利,你好危机
“危”字当头,企业需破解4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