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与管理

符国群:品牌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

2016-01-26

近日,多位中央领导做出批示和指示,要求大力推进我国品牌建设,以此促进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质量提升。国家有关部委也正在加速起草相关文件,落实中央领导有关品牌发展指示精神。品牌发展已经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我预料,在‘十三五’甚至更长的时间内,国家在品牌培育、扶持方面将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企业品牌发展将迎来新的难得的机遇。”在政协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北京市政协常委、bat365在线平台网站光华管理学院教授符国群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那么,当下品牌为何受到如此重视?符国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新常态下,品牌受到如此重视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我国品牌发展严重滞后,构成经济发展的短板。他指出,我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大约是美国的70%,但有全球影响力的品牌寥寥无几。在2015全球最有价值的品牌排名中,中国只有华为、联想进入前100强,而美国上榜品牌超过50个;此外,我国在不少领域,产品品质已经接近或达到西方一些著名品牌的品质水平,具备了发展品牌的基本条件;但同时,我国不少行业还面临产能过剩,这根本原因不是缺乏需求,而是有效供给不足。品牌恰恰是连接需求与供给的桥梁和中介。

“推进品牌建设,将原来过多用于房地产等方面的投资,配置到品牌建设上,能促进经济向‘高精尖’转型。可以说,品牌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符国群对记者强调。

那么,北京作为国家的首都,在品牌建设方面的情况如何呢?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北京注册商标数量在全国排第3位,中华老字号数量全国排第2位,中国驰名商标数量全国排第11位。可以说,北京在科研、技术、人才等方面在全国都处于领先的地位,这些都是发展品牌的核心要素。

但按照符国群的话说,虽然北京在品牌建设方面有一定成绩,但与深圳比起来还有一定差距,原因就在于北京这些潜在的优势并没有很好地转化为产品与品牌优势。他分析说,一方面北京较长时期依赖“土地+资本”的财富创造模式,这种模式虽然技术含量低,但财富积聚规模大、速度快,客观上会排斥需要“坚持”、需要“耐心”、需要“常抓不懈”才能见效益的品牌投资;另一方面受城市功能定位摇摆不定的牵累,在产业和品牌发展上没有结合北京资源特点确定主攻方向和重点;此外,北京市政府多个部门出台鼓励发展品牌、提升质量和服务的政策,但没有形成整体合力。“还有一点值得强调,北京历史悠久,留下来一批老字号,这是一笔巨大的资产,但这些资产也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符国群表示。

毋庸置疑,北京在品牌建设上有着良好的基础,并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如何充分利用、充分发挥、如何转化,如何借发展品牌促北京经济转型发展,向“高精尖”经济迈进就是当下应该关注的核心问题。

对此,符国群认为,应整合政府资源,将目前分散在质检、工商、商务、工信委、农委等各政府部门有关品牌、商标、质量、地理标志保护等方面的扶持政策与资源集中起来,在统一的目标下进行配置,以发挥政府政策资源的总体效用。他举例说,比如,可以把政府现在对企业品牌、对企业创新、对人才奖励的各种政策整合到一个平台,让社会知晓,而不是像现在由各有关职能部门各自支配一小块资源,并在较小的范围内“画地为牢”般的处置。同时,鉴于品牌理论研究的滞后,建议北京市发改委会同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等机构,每年设置若干品牌方面的课题,持续开展研究,为北京市制定品牌促进政策提供智库支持。

品牌的建设离不开政府的牵头和扶持。符国群建议,政府应牵头联合各行业协会建立服务于企业品牌建设的信息支持平台。企业打造品牌需要的有关市场、竞争者、行业发展、顾客等多方面的信息,一部分可以通过市场、通过付费方式获得,一部分就需要从政府手中获得。这部分信息可以掌握在政府相关部门手中,也可以由政府出面收集然后分享给社会。

针对北京的老字号,符国群也提出了看法。他建议应实施“北京老字号和北京工匠工程”,让老字号产品重新焕发活力。据了解,北京老字号数量仅次于上海,居全国第二,像同仁堂、六必居等曾经家喻户晓。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不断提升,这些品牌背后的产品、工艺、技术,既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对此,符国群认为,政府应设立北京市老字号振兴基金,用于扶持老字号企业培养技术工匠,创新产品工艺,创新机制体制。

“品牌形成后,就要注重保护,所以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形成‘扶优抑劣’的消费环境也至关重要。”符国群最后强调。

(摘自人民政协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