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无价!但从经济学意义上,我们可以衡量人们为了避免一个微小的致死概率,乐于付出的成本,据此我们可以推算出所谓的“统计生命价值”。
以此为理论基础,可测算此次防控疫情的“经济账”:经济停摆损失了2.5万亿,但挽救的生命总价值大约是25万亿到40万亿人民币,相当于去年GDP的25%到40%。还有比这个成本收益比更划算的政策吗?
文|陈玉宇
美国疫情防控的“经济账”
芝加哥大学的Greenstone和Nigam3月27日在论文网站SSRN公布了一篇论文。这篇论文的结论是,温和的社交疏离或居家隔离政策如果持续三到四个月,今年美国的新冠大流行导致的死亡人数跟没有社交疏离政策比较,会减少170万人。该如何核算人们的生命价值,从而可以折算成用美元衡量的价值呢?如果人们乐于付出10000美元,去减少千分之一的死亡概率,那么统计的生命价值就是1000万美元。该论文用的就是这个数字。这基本是近年来研究生命统计价值的共识。当然这是个人群平均数,论文运用了分年龄组等数据。
结论是,减少死亡的170万人,生命价值大约8万亿美元,接近美国GDP的40%。所以,导致经济半数停摆的社交疏离政策,从经济利益上讲是值得的。
这篇论文创新性并不高,但基本代表了该领域专业研究者的共识。论文主要依据Ferguson(2020)的论文,个人基础上的仿真模拟,在政策界很有影响力。论文结合美国早期感染数据和人口特征数据。其基本结论是,如果不采取社交隔离政策,到十月份,81%美国人感染,220万人死亡。论文考虑了医疗体系负担过载,所导致的更多的死亡。
Greenstone的工作是在Ferguson模拟的模型基础上,考虑了温和的,换言之,不那么严厉的社交隔离政策,得出减少死亡的人数。
Greenstone作为经济学家,接着将VSL的概念引进来。VSL,Value of Statistical Life, 生命的统计价值。概念上的含义是,人们的行动选择中,为了减少一个微小的死亡概率,人们乐于付出多少钱的代价。比如,两份工作,一份比另一份致死概率增加了千分之一,那份危险的工作需要额外多付多少钱才能吸引这个人去接受。使用类似的想法,健康经济学家做了大量研究。简化地说,平均来看,美国人乐于牺牲1万美元,去减少千分之一的致死概率。因此,一个美国人的生命的统计价值是1000万美元。当然不同的人,这个价值是不一样的。而且注意,这个1000万指的是一辈子的生命。比如,对于一个原本可以活90岁的美国人,如果60岁因为新冠肺炎死亡,那么其生命的统计价值损失是1000万美元乘三分之一(30岁除90岁)等于330万美元。该论文发现新冠肺炎死亡大多集中在50岁以上,因此需要使用分年龄组的生命价值表。
这里为经济学家辩护一下。经济学家当然认为每个个体的生命是不能庸俗的用钱衡量的。我们衡量的是人们为了避免一个微小的致死概率乐于付出的成本,给这个东西命名为统计生命价值。请莫误解经济学家,我们还是有最热的心肠,只是头脑比较冷静而已。
中国的抗疫政策怎么算?
借助Greenstone等人的论文,中国新冠疫情取得初步成功,并且如果可以保持到十月份,那么,中国的抗疫政策"值多少钱"呢?或者说,因抗疫政策而避免损失的统计生命价值是多少呢?
我们假设如果不采取任何政策,中国与美国的传染率一样。所以很容易推断出我们减少的死亡人数。鉴于大家都有的认知漏洞,这个数字隐含不表。
借助国内很少的几篇关于统计生命价值的估计,这个东西近年变化很大。人们为了减少千分之一的死亡概率乐于支付6000到10000人民币。用相同的模型和框架,可以粗略估算:中国人的统计生命价值约为600万到1000万人民币。
为了对政策进行成本收益评估,我们可以用“对生命的价值估值x生命的损失x死亡人数”来度量疫情。中国的抗击疫情的阶段性胜利,如果能保持到十月份,挽救的生命总价值大约是25万亿到40万亿人民币。相当于去年GDP的25到40%。
这个是低限的估计,因为没考虑致残的人群。
一季度由于放假社会隔离“闷死”新冠病毒,大家少干了不少活,使得经济活动损失大概是2.5万亿。一二月份的统计局数据显示制造业下降13%。
损失了2.5万亿,换回了人民生命少损失25万亿到40万亿,还有比这个成本收益比更划算的政策吗?
陈玉宇,现任bat365在线平台网站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教授,并担任bat365在线平台网站经济政策研究所所长。201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奖,并入选2016年度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他致力于经济发展和生产率、人力资本和增长、健康和污染、行为经济学与劳动市场、收入分配、地区差异等领域的研究。他的研究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PNAS)等国际学术杂志。曾获得教育部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厉以宁研究奖、bat365在线平台网站优秀教学奖,多次获得光华管理学院教学优秀奖。
相关链接:
北大光华学者观点汇总 | 疫情时期值得关注的八大经济问题
刘俏警示:没有什么比正确地回答错误的问题更危险的
刘晓蕾:疫后融资模式改变,2000多万小微企业将受益
陈玉宇:疫情之后,全球将发生6大变化
美联储又放“大招”,这次金融风险和2008年有何不同?|光华短评
人民日报|刘俏:以品牌发展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疫情之后,转机何在?
一季度增长遭遇滑坡,V型反弹需更有力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