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7月18日,“北大教授给中学生云开讲”系列学科讲座开讲,bat365在线平台网站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周黎安教授做客直播间。下面小编带你一起来回顾一下讲座的精彩内容吧!
什么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区别什么
人力资本的概念,最早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和加里·贝克尔提出,人力资本理论已成为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两位经济学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人力资本是对人的知识和技能的投资,与物质资本相对应。两种投资的特点是都由先期投入形成积累,后对未来产生持续影响,但二者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物质资本是可以进口的,可以学习复制和模仿;但人力资本在短期内无法大规模的引进。
第二,物资资本可以被拆解、销毁甚至剥夺;但人力资本一旦形成,跟人力资本的拥有者之间,就会形成不可分离也不可剥夺的关系,即人力资本的投资更容易受到产权的保护。
第三,物质资本会耗损,会过时,容易耗尽;而人力资本的收益期长,一旦拥有,终身受用。
所以,年轻人投资什么最赚钱?不是房地产,也不是股票,而是教育,教育的收益率是最高的。
人力资本投资与国家经济发展和大国兴衰间的关联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面,经济学家认为物质资本积累是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但二战后,日本和德国本土虽然物质资本存量被大规模破坏,但仅用大概10年的时间,就又经历了经济的快速增长,成为发达国家,而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却仍长期陷于贫困,这是因为日本和德国的高素质人才和熟练的劳动力被大部分保留了下来,奠定了战后高速经济增长的基础。所以,说到经济发展和大国兴衰,人力资本比物质资本的积累更为重要。有数据证明,一个国家人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越高,它的人均GDP的水平也就越高。
德国著名思想家和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在他的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提出,在新教盛行的地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水平比较高,新教徒把经营现代企业、追求企业利润当作个人救赎的途径,所以资本主义兴起的精神根源是新教伦理。但是在2009年有两位经济学家对韦伯关于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的内在关联假说提出了挑战,认为新教改革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而教育作为一种人力资本,又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说明资本主义的兴起不是单纯一个宗教的故事,而是由宗教信仰引发的人力资本投资的故事。在1830年到1910年期间,德国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地区,受新教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德国的识字率明显高于其他欧洲国家。德国的崛起,也证明了这一观点。
20世纪被称为“美国世纪”,本质上也是因为美国开创了一个人力资本的世纪,美国赶超欧洲成为世界霸主,其实质是人力资本投资上的赶超。从1890年到1970年,美国公立和私立中学的入学率以及毕业率经历了非常快速的增长,而欧洲其他国家的中学入学率还不到美国的一半,所以美国经济实力的背后,其实是其教育实力的体现。美国一直在做大众教育的普及,这是美国经济崛起的一个奥秘。
中国在人力资本方面取得的成就
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我们的文盲率是80%,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左右。但这个数据到了1980年就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文盲率已经降到22.81%,小学教育基本普及,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5.5%,初中入学率在50%左右。到了2019年,我们小学和初中的毛入学率都接近100%,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达到了89.5%,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51%,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
这一成就的实现,首先源于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开展了大规模的扫盲运动;而后在90年代初,中国政府正式提出“两基”目标的宏伟蓝图,即在2000年之前,基本消除文盲,基本实现9年义务教育。各级地方政府在财政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运用各种办法不断增加教育投入,普及基本教育。我们下一步的主要挑战是如何进一步提高高中的入学率,要从9年义务教育转换成12年义务教育,但困难主要还是在农村,农村的高中辍学率居高不下,尤其在西部的一些落后地区,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教育与社会流动性的关系
社会流动性是指一个社会最低收入的人群有多大的概率或多大的可能性上升到社会的最高收入阶层。教育不仅仅可以增进知识技能,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也是改变个人命运,改变个人经济状况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教育,个人可以突破家庭和生长环境的约束,走向更高更大的社会舞台去实现个人梦想。所以一个国家如果能提供好的教育体制,让社会底层人民能够获得教育机会,是保证实现社会流动性的一个关键性的因素,让人们可以凭借个人的努力实现人生目标,而不必放弃希望。
学术挑战和机遇
过去40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和高速增长,让中国在世界的舞台上开创了一个“中国时代”,21世纪会是中国的世纪,中国在未来会有更大更强的全球影响力。那么这就给我们的年轻学子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或挑战,即如何理解和诠释中国世纪,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所以,中国世纪是呼唤中国学术的新时代,有志于在学术上进行探索的年轻人,一定要抓住百年不遇的机遇,做出无愧于自己时代的贡献。
光华本科教育的三个特点
第一,学术导向。光华非常强调本科生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方面扎实的训练,推出“学术之星”计划,鼓励学生尽早的加入学术项目,开始前沿的学术研究。
第二,问题意识和实践导向。光华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去了解中国的基层和实际,打造了特色项目“沃土计划”,利用寒暑假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到工厂、农村,了解中国的问题,把学到的知识与中国实际进行碰撞,提升对于中国的理解,真正实现知行合一。
第三,国际化导向。光华的本科生100%可以实现到境外院校交换学习,同时每年有大约200名的国际学生来到光华,与光华学子共同学习。
2018年,光华着力推出“未来领导者”国际本科项目,北大优秀学子将与从全球顶尖联盟院校选拔的杰出青年一道,于第三、四学年在光华进行全英文“书院制”的学习与实践,在国际化多元化的环境中培养成为具有优秀学识、高尚品德、跨文化理解力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使命感的未来领导者。该项目今年起第一次面向应届高中毕业生招生。
光华一直按照以上三个导向来培养本科学生,希望有志于理解研究中国问题的学子,能够加入到光华管理学院来共同研讨,共同进步。
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bat365在线平台网站b站、快手、百度APP账号,查看讲座回访视频:
周黎安,bat365在线平台网站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应用经济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本科/研究生项目主任,bat365在线平台网站工商管理研究所所长,bat365在线平台网站“十佳教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他于bat365在线平台网站获得经济学学士、硕士学位,于斯坦福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主要涉及政治经济学、产业组织、经济转型与发展。在国内外一流经济学和管理学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2017年出版专著《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第二版)》。在官员晋升激励与行为、政府治理等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相关链接:
潜江小龙虾网红诞生记:从官场、市场与产业政策角度解析 |光华经济学
宁夏会成为中国的波尔多吗?|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政策研究
张庆华、周黎安:领导人晋升 KPI,如何影响城市扩张 |学术光华
小吃为什么是沙县?政府力量如何推动集体产业建设
周黎安:深化市场化改革,兑现改革红利|重磅文件解读
周黎安:淘宝村里“草根逆袭”的中国增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