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思想力
光华思想力
课题案例成果获得哈佛商业评论“YUE管理”卓越实践奖

   

近几年得益于中国市场和科技的井喷式发展速度,本土经营的企业涌现出了大量的先进案例,这些世界级的贡献和创新值得被关注和学习。案例教学更能直观地将实践中的挑战具体化、情景化,将系统的理论简化为可执行的方案,启发更多人共同探讨这些挑战的答案,为推动商业未来带来启迪智慧的永续动力。

12月18日下午,由《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主办的“YUE管理”年度演讲(2019)在北京举行,光华管理学院刘晓蕾、王翀、王念念依托“光华思想力”一期立项课题《金融科技的发展与展望》,开发了《区块链在百度ABS业务中的应用》,在众多原创实践代表中脱颖而出,获得“YUE管理”卓越实践奖。首届“YUE管理”卓越实践及践行者项目自2019年8月启动案例征集,历经半年的征集和评选,邀请了12位财经界重量级专家及国内外一流商学院的顶尖学者担任评委,评选出10例卓越实践者。

   

光华管理学院营销学系教授彭泗清(右一)为获得“YUE管理”卓越实践奖的嘉宾颁奖


“光华思想力”扎根中国大地,与改革同向同行。学者们紧紧围绕中国经济和商业实践开展研究,通过对一个个鲜活案例的探索和解读,熔铸学者的思考和见解;通过还原企业家创造商业历史的过程,在错综复杂和变幻莫测中梳理出中国工商业发展模式的脉络;我们摘选了本次获奖案例中的精选内容,望能启发更多商业灵感, 为今日及未来中国,寻找一条可行、可知的路径。

一、行业背景

伴随比特币(Bitcoin)价格的攀升和加密货币市场交易、融资活动的升温,区块链技术得到了普遍关注。基于网络分布式共识与存储技术,区块链网络特有的功能特质为商业应用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间。短短几年内出现了一大批尝试在不同领域应用区块链技术的创业公司,多个领域内的较大规模的公司也纷纷试水。国内对区块链跃跃欲试的不乏像百度、京东这样的成熟公司,也包括如中国银行、平安保险在内的金融业巨头。

由于区块链技术可以普遍应用于不同行业的不同产品,区块链的兴起也标志着从产品创新逻辑向平台创新逻辑的转变。同时,由于区块链能够实现系统生态成员间安全的交易,区块链本质上是一种协同的技术。在金融领域,该技术有潜力改变现存的行业生态系统,例如,区块链技术可能取代金融机构中间商的角色。

二、案例主旨

案例《区块链在百度ABS业务中的应用》讲述了百度公司在构建区块链服务能力的过程中在金融领域中做出的尝试。百度是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服务提供商,通过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和主动研发,百度公司构建了国内顶尖的互联网相关技术团队。与大多数互联网公司一样,百度对信息科技的发展及其商业应用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同时,伴随互联网金融在国内的兴起,百度近年来也加强了对金融领域的关注。百度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ABS看似水到渠成。第一,百度通过云服务,充分发挥其数据优势,ABS云服务已经渗透到ABS业务的多个领域。第二,百度在区块链底层技术开发能力上具有先天优势,公司聚集了一批技术研发骨干。

   

天风一期ABS区块链的运用

结合百度的AaaS和BaaS,百度顺利实现了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天风一期ABS项目。项目资产全生命周期,形成、放款、回款、逾期所有信息全部上链,同时百度将黑名单、多头防控、反欺诈和风控模型评分等信息也计入区块链。项目依靠非对称加密算法划分权限,由各个参与机构分别上传其负责部分的信息,打造ABS平台上的“真资产”。产品发布后获得了各个方面积极的反馈,百度也乘势陆续推出多单同类项目,不断完善BaaS+AaaS的运作模式。

三、业务破局  

   

百度对区块链的改造

百度在ABS领域的区块链试水可谓成功。同时,公司也着力布局区块链技术生态,加入了Hyperledger(一个为促进跨行业区块链技术而形成的开源技术联盟,成员包括Linux Foundation,Accenture,American Express,CME Group,Cisco,J.P. Morgan,IBM,Intel,SAP等)。然而,百度的ABS尝试建立在现有的业务模式上,虽然通过技术应用实现了信息存储于共享,但并未改变业务的流程。区块链与金融的进一步融合将如何发生,百度金融的区块链业务将如何拓展仍是摆在百度面前的难题。

作者点评

区块链技术是未来趋势,对金融行业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区块链 ABS 底层资产的有效披露有助于增强市场透明性,推动 ABS 产品的进一步发展。百度这单区块链 ABS 的应用,利用了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的优势,实现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是促进 ABS 市场发展,也是探索区块链在金融领域应用的一个非常好的尝试,很有推广和借鉴意义。

【声明】 本文摘编自bat365在线平台网站光华管理学院刘晓蕾、王翀、王念念开发编写的案例《区块链在百度ABS业务中的应用》,案例编号:FT-1-20180716-49。作者拥有著作权中的署名权、修改权、改编权。未经允许,本案例的所有部分都不能以任何方式与手段擅自复制或传播。由于企业保密的要求,在本案例中对有关名称、数据等做了必要的掩饰性处理。本案例只供课堂讨论之用,并无意暗示或说明某种管理行为是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