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宪平 鞠雪楠
【摘要】
关于危机管理的研究,国内外学术界、政府、企业及社会组织等一直高度关注,但成果较多基于传统的管理理论和模式。互联网时代危机发生的频率、表现的形式、演变的特征和管理的模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而目前此类研究较少。本文系统分析了互联网时代的危机特征、演变趋势与危机治理演进,有针对地提出了危机生命周期、危机管理周期的双周期、分阶段、分目标的危机管理模型,总结提炼了若干普适性、操作性的基本规则。本文对于互联网时代的危机管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都具有指导意义。
四、互联网时代危机管理的模型构建
危机管理涉及动态的管理决策、应急决策及其行为优化,尤其是互联网时代,危机管理对整体性治理体系和传统管理架构都提出了新的挑战。现有文献主要聚焦应急管理理论研究,比如,应急管理顶层设计、一案三制(应急预案、应急体制、应急机制、应急法制)与综合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基于对象-过程-结构三维框架的应急管理理论、部门协同与动态决策模型构建、基于协调视角的应急管理机构组织框架等都有较为充分的讨论。然而,互联网时代危机特征与演变有着自身规律,需要从网络视角深入探讨危机管理的模型构建。本文基于对危机发展阶段和危机管理目标的研究分析,结合互联网时代的鲜明特征,提出了建立双周期、多阶段、多目标危机管理模型的构想(图1)。
图1 双周期、多阶段、多目标危机管理模型
危机管理涉及两个关键周期:一是危机生命周期,二是危机管理周期。具体而言,危机生命周期分为潜伏期、征兆期、发作期、衰退期、结束期五个阶段;危机管理周期则由识别、预防、处置、消除影响、汲取教训五个目标构成。图1中的横坐标反映了危机生命周期与危机管理周期的对应关系。危机事件的前段,重点在于隔离与管控,危机事件的后段,重点在于沟通与总结。纵坐标则描述危机事件强度。互联网时代,危机事件强度与网络关注度呈正相关关系。以网络关注度均值为海平面,潜伏期处于危机信息洼地,爆发期形成危机信息峰值。危机生命周期、管理周期和危机强度(网络关注度)三者交互对应,在不同阶段设置不同目标,是互联网时代危机管理模型的核心内涵。危机管理的不同环节有不同的目标,而将不同阶段与各自目标相对应,也是本模型的重要贡献。
(一)识别潜在的危机:未雨绸缪
危机管理的第一道防线是识别潜在的危机,防范于未然。这是最好的危机管理。首先,树立全员危机意识。没有危机意识是潜在的最大危机。没有危机意识的组织,随时都有可能面对危机。要在组织内部开展危机教育,使领导者及每个成员对危机保持特有的敏感。其次,建立危机预警机制。按照轻重缓急,分析潜在危机的类型、原因、危害等。第三,强化危机排查识别。形成常态化、全覆盖的危机隐患排查识别制度,列出潜在的容易导致危机的风险清单。
(二)预防可能的危机:防微杜渐
航空界著名的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后面,至少有29次轻微事故,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它表明危机之前有征兆,征兆背后有苗头,苗头背后有隐患。事故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总体上讲,危机是可预测、可防范的。预防危机必须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确定危机预防重点,包括技术失灵、监管失灵、制度失灵以及生产事故、恐怖活动、群体事件、环境污染、网络安全等高危领域。二是按照制定危机应对预案。预案包括应急指挥、响应、处置、保障以及善后调查评估,根据预案进行人员培训、模拟训练,不断更新完善预案。三是遏止危机于萌芽状态。针对已经发现的危机征兆、苗头,制定行动计划,消除风险,防微杜渐。
(三)处置突发的危机:刚柔并济
处置危机要“快、准、狠”。所谓刚柔并济,就是对事的处理要出手果断,对人的处理要保持弹性,以竭力控制事态、减少危害、安定人心、稳定局势。基本要领是:一是快速反应。以最快的速度采取行动,把握主动,夺得先机,掌控危机。二是临机决策。面对紧急状况、混乱局面,从实际出发临场决策,当机立断,不犹豫,不拖延。三是抓住要害。在千头万绪中抓根本、抓关键,按照轻重缓急、优先顺序解决要害问题。四是弹性干预。在以刚性手段迅速控制危机的同时,秉承弹性干预的理念,采取恰当的方式处理好外部关系,加强媒体沟通、倾听社会意见,维护公众利益。
(四)消除危机的影响:标本兼治
消除危机的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减少危机的直接损失、间接损失,是危机管理的重要一环。主要内容:一是善后处理。危机往往造成经济秩序、社会心理、公众生活的失衡,危机处置往往采取临时性措施,危机过后需要从精神、物质两个层面,抚平创伤,消除影响,变应急之策为治本之道。二是权威评估。要真正找准危机的症结,彻底消除危机的影响,委托权威机构特别是第三方机构全面调查、深度评估,提出改善危机管理的意见建议,是取信于民,标本兼治的一种好方法。三是化危为机。如同事物的两面,危机既有有害的一面,也有有用的一面,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该阶段的危机管理目标在变“害”为“利”,化“危”为“机”。
(五)汲取危机的教训:痛定思痛
危机是一种教训,也是一个经历,一次学习,一笔财富。危机过后的痛定思痛,可能带来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具体而言:一是在经历中学习。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经历过危机的组织或个人,要善于从危机中汲取教训,总结经验,在痛点中找到盲点。二是在学习中积累。就像危机从渐变到突变一样,从危机中获取的特殊体验,可以促使从认知上、行事上得到一种升华,迈上一个新的境界。三是在积累中成长。在危机的暴风骤雨中走过,抗压能力、应对能力无疑会得以增强,从而学会努力去避免它,勇敢地面对它。
五、互联网时代危机管理的基本规则
危机管理的决策要求科学的决策模型与有经验的决策者相互结合,才能提高决策效率和管理效率。传统危机管理有一些好做法,互联网时代危机管理有许多新变化,从继承与创新的结合上,本文提出十二条普适性、操作性的基本规则。
第一,定力规则
互联网时代危机爆发时,信息铺天盖地,舆情惊天动地,可谓“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此时,最可贵的是要保持定力,拥有“两气”:静气与勇气。沉着淡定,头脑冷静,雷厉风行,处事周密。明朝思想家薛瑄有两句精彩的言论:“面青天而惧,闻雷霆不惊;履平地而恐,处风波不移”。这不仅是一种辩证思维,更是一种辩证气节。简言之,就是“没事要小心,有事不害怕。”预防危机时要有“面青天而惧、履平地而恐”的小心、诫心,做到居安思危,防患未然;面对危机时要有“闻雷霆不惊、处风波不移”的静气、勇气,做到临危不惧,勇于应对。这是领导者、成功者在危险、危难、危机时刻应该具有的气度和境界。
第二,人本规则
危机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是最宝贵的因素,是最活跃的因素。在互联网时代,人是网络舆情的聚焦点。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以人为本是危机管理的最高准则。其一,就是最大限度地避免人的身体伤亡,减少人的利益损失,抚平人的精神创伤,努力做到人心安定、民心顺畅,这是首要任务。其二,就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领导者的主导性、权威性,这是核心支撑。人的力量和智慧是巨大的,调动起来可以创造奇迹。处于危急时刻的领导者,他们的意志力、决断力以及坚定不移的目标,在战胜危机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其三,就是“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上下一条心,一起抵御风险,一起经历磨难,就会渡过难关。这是取胜之道。
第三,火线规则
危机爆发时,最害怕的是,主官避战,或不见其人,不闻其声;或高高在上,指手画脚。对于领导者来说,就是要在第一时间里,深入一线,深入火线。让下属和公众看到你身先士卒、从容指挥,君临城下,方可稳定局势、提振信心,方可众志成城、力挽狂澜。通过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获得第一手信息。了解的情况越多、越细,做出的决策就越准,采取的行动就越快,主动权、主导权就越多,处置的效果就越好。危机处理中最担心的是情况不明瞎决策、心中无数瞎指挥。
第四,黄金规则
关键在于把握好两个黄金时段:危机发生的前4小时,是控制事态的黄金时段;灾害发生的72小时内,是生命救援的黄金时段。这是控制事态不扩大、不升级、不蔓延、不衍生的根本法则。纸媒体时代,根据报刊最快24小时的更新周期,官方处置突发事件有“黄金24小时”之说,即在事发24小时内发布权威消息,主导舆论、控制事态。新媒体时代,可谓以分秒计算,几乎是实时更新,形成突发事件“黄金4小时”周期律,这“4小时”是了解事态真相、把握舆论导向、遏止事态发展的最重要的时段。面对自然灾害,特别是地震灾害,从生命救援看,灾后72小时内,埋在废墟下的灾民存活率很高,在世界各地历次大地震中,这是最宝贵的救援时间。抓住这两个有效时段,分秒必争,便事半功倍。
第五,媒体规则
相对于过去,互联网时代各类媒体对舆论和公众的影响越来越大。勇于善于面对媒体,就是要掌握话语权,赢得主动权,不能跟着媒体走,而要领着媒体走。要及时发布信息,确保时效性、可信性、权威性,让流言止于真相,让谣言不攻自破。危机发生之初,不定性、不承诺、不误导,少说话,说真话,不乱说;以诚恳的态度、得体的方式与媒体保持互动,取信于民,化解公众不满情绪,争取社会舆论支持。特别是举行首次新闻发布会,要做好充分准备,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切记不可仓促上阵。新闻发布者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会受到公众的审视。神态表情、语气用词要符合时宜,不能过于强势、过于张扬、过于随意,自然、平缓为好。
第六,利益规则
重视与利益相关者沟通。利益相关者是危机处理中的特殊人群,与之充分沟通、协调,是化解危机的关键环节,也是一种柔性管理艺术,往往可以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首先,要弄清谁是利益相关者?核心利益是什么?集体利益与个体利益如何分类对待?然后寻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办法。危机处理中,不能光讲道理,要直面利益诉求,尽可能地满足相关者的意愿。集体利益和个体利益要同等受到尊重和保护,不能只顾集体利益,不顾个体利益,对个体的合理诉求,要积极予以回答,要善于解决。当两者发生矛盾时,先集体利益,后个体利益。总体上讲,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沟通是协调利益矛盾的最佳途径,沟通应遵循“三诚”:即诚心、诚力、诚实,努力推动问题迎刃而解。
第七,非常规则
一般而言,危机往往都以突如其来的非常规方式爆发,需要非常规手段处理。非常时期是指事态不断恶化,底线即将失守;非常手段是指不按常态管理,不按套路出牌,达到一招制胜。常态管理具有连续性、稳定性、可反复性、可复制性;而在危机爆发时,常态管理处于中断的状态,常态管理的制度、策略和方法已经不能见效。需要采取特殊办法。比如,必须打破日常垂直领导、层级分明、不可逾越的组织结构模式和领导指挥机制,实现扁平化管理,高层领导靠前决策。
第八,转换规则
危机管理理论认为,每一次危机本身蕴含着失败的根源,也孕育着成功的种子。我们常常说,有危有机,危中有机,要善于将危转换为机。在危机处理中,一个危机往往可能引发若干个危机,这里面同样既有危机扩散的风险,也有化解危机的出路。利用次生危机化被动为主动,在处理次生危机中寻求新的转机,这是一条被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办法。以危机化解危机,主要有两种策略,一种是以毒攻毒的正面反制策略,针锋相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一种是借鸡生蛋的转换迂回策略,避其锋芒,另辟蹊径,找到另一种解决办法,这也是反危机策略的最高境界。
第九,取舍规则
危机管理的第一要务,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控制事态。危机应对不是追求最佳结果,而是避免最坏结局。危机决策是非常时期做出的非常决策。面对危机发生的紧迫性和严重性,在危机处置过程中,往往采取临时性“措施”救急,通常是治标之策,而非治本之策。常规决策理论把人看作完全“理性人”或“经济人”,认为人们在决策时,会本能地遵循最优化原则选择方案。危机决策理论则认为,决策的最优化或最大化标准只是一种理想目标,在高度不确定和非常态的环境中很难实现。危机决策和常规决策的主要区别是,目标取向不同,约束条件不同,决策程序也不同,往往依据有限的目标,做出合理的取舍,选择一个具有可控性、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的行动方案,最大可能、最大限度化解风险、降低损失。
第十,底线规则
在互联网时代,危机发生和处置的过程受到全社会关注、国内外关注,稍有不慎就会添柴加火。危机管理必须以法律法规为准绳,坚守道德底线,不越雷池半步,经得起社会的检验和时代的检验。关键是做到三条:一是在法律范围内行事。不能因为应急而违法,切忌图一时之便、一时之利而超越法律,时时处处要依法办事。二是用道德准则约束行为。不能感情用事,做无原则的承诺;不能采取愚民的政策,信口开河,息事宁人,留下后患。三是发挥法律对危机的防范和矫正功能,预防危机发生、减轻危机损害,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秩序。绝对不能对危机发生的原因、造成的损失说假话、取假证。
第十一,弹性规则
成都武侯祠有一句名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时则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以褒扬诸葛亮的攻心战略以及审时度势、宽严相济的政策。危机状态下常常面临时间紧迫、信息有限、人力资源紧缺、技术支持稀缺等诸多限制,危机事态发展也具有剧变性和突然性。因此,常规决策的程序化和标准化不易得到充分保障,需要根据危机现场的实时情况和对事态发展的判断进行弹性决策。重视每个危机的独特性和危机处置的针对性,在危机管理过程中采取审时度势、宽严相济的弹性规则,既是领导者的一种智慧,也是危机管理的一种艺术。
第十二,预警规则
科学有效识别和预警危机,永远是危机管理中最有价值、最富挑战的工作。警告常常容易被忽视,“见烟知火,一叶知秋”就是提醒人们不能对大火燃烧前的缕缕轻烟视而不见,不能等到树叶全落了才知晓秋天已经降临。当危机从细微处开始时,人们可能辨别不出鼻子底下发生什么事情,往往低估出现的问题苗头。因此,始终处于警醒的状态,注重细节的变化,正视问题的苗头,收集、倾听各方面的声音,运用大数据分析线索、发现规律,是危机管理的重要一条。
六、结语
互联网时代的危机管理研究日趋丰富,其研究范式、理论体系和管理模型尚在逐步形成,迫切需要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的紧密结合。既需要对危机管理理论有系统研究,又需要对危机管理实践有科学总结;既需要对互联网时代危机特征与演变趋势进行深入分析,又需要对互联网时代危机管理治理演进、管理模式和基本规则进行创新构建。本文的研究聚焦理论与实践,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学术价值,又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和应用前景,还蕴藏着广阔的理论研究和创新空间。
本文为“互联网时代的危机管理:演变趋势、模型构建与基本规则”系列之二,相关内容请见上期。本系列改编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互联网时代的危机管理”发表于《管理世界》2019年第12期的相关成果。
作者:徐宪平,国务院参事、bat365在线平台网站光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
鞠雪楠,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