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专题

企业管理学硕博党支部开展 “迎庆党百年·观看优秀影视作品”活动

2021-04-08

2021年3月,企业管理学硕博党支部举办了以“建党百年学党史”的党日活动。作为支部学习党史的第一期活动,以观看庆祝建党100周年优秀电视剧的方式展开。在先前支部各位同学的讨论下,最终以电视剧记录的时间顺序挑选《觉醒年代》、《跨过鸭绿江》、《大江大河》、《山海情》、《在一起》等五部优秀电视剧作为学习材料。经过两周的时间,大家纷纷对这几部优秀的电视剧展开了讨论,分享了自己的观剧心得。

《大江大河》

最近回顾了《大江大河》。这部剧以改革开放为主题,讲的是一群年轻人有幸赶上中国百年来国运蒸腾日上的时代,靠着一股革命者的勇气,劈波斩浪,终于闯出狭小水域汇入海洋。

1978年第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80年代初期是改革开放的瓶颈时期,也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剧中的雷东宝,代表着中国农村的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而宋云辉则代表着国营企业的技术更新与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这一先例。体制的改革与技术的更新,其实就是旧观念到新思想的推进,虽重重阻碍,他们依然决然地成为了一个励志前行的逐梦人。

中国在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后,结束了那个凭票购买物资的年代,终于迎来了没有买不到,只有想不到的数字年代。如今,中国已经从一个落后的国家,到经济迅速发展,体制不断创新,思想逐渐解放的国家,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令世界瞩目。

剧中老书记因为贪污而自杀。宋云辉指出,这是发展过程中必然要面对的问题,机构要做大,不能光靠人的自觉和道德来约束,还必须要有明确的制度来规范。这反映了管理制度在改革开放中的重要作用。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而80年代的人们刚好遇到突如其来的社会变革。我们要感谢那一代的人,他们才是改革开放的先驱者。他们用自己的青春,甚至自己的生命铺陈出一部国家民族砥砺奋进的壮丽史诗。马上要看《大江大河2》了,希望我的祖国可以日益强盛。

——市场营销系18级博士生 冯羽

电视剧《大江大河》讲述了改革开放背景下,三位属于国营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的不同典型人物,在变革的浪潮和开放的机遇中不断探索、勇敢突围的故事。一方面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经济政治领域的改革到社会生活、人民精神生活的变化,另一方面也铺陈出一幅包含各行各业、各个阶层、官员农民、知识分子在改革开放中浮沉、发展的时代画卷。

宋运辉、雷东宝、杨巡这三人,不仅是知识分子、农村改革者、个体户这三类群体在改革开放浪潮中的缩影,更代表了无数为国家改革开放添砖加瓦、投身于现代化建设的普通人。他们身上的进取精神、傲然风骨、坚持不懈、勇立潮头的精神至今仍然是党和国家发展的要点——虽然时代背景已经改变,虽然国家地位、国际形势已不同往日,但我们仍需要时刻严于律己、居安思危、敢于担当,将改革开放的精神继承下去,面对外界日新月异的挑战,才能做到游刃有余、砥砺奋进、乘风破浪,站到世界的潮头之上!

——组织与战略管理系20级博士生 潘奕飞

《觉醒年代》

在生灵涂炭的中华大地,沉睡的民族精神逐渐觉醒,松散的爱国之心逐渐凝聚,成为一把利刃,斩断了前路的荆棘。觉醒时代的剧情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展开。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每个人选择的道路都不尽相同,而每个个体的选择,最终交织成了一幅时代的画卷。

整体的电视剧弥漫着风趣轻松的感觉,那个年代,有太多的人物和文章演绎着太多的故事。比如主人公之一的陈独秀,意气风发,主导创办了《青年杂志》。他在《敬告青年》言道“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绘之萌动,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以远大理想确立人生航向,青年正处于理想信念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树立怎样的理想,坚定怎样的信念,确立怎样的目标,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对新世代青年提出了六点希望,这六点希望都在影视中意义体现了出来。青春的美丽,正是奋斗之美丽,在新时代里,青年们要依然集结唱响五四奋斗之歌,用实际行动诠释五四精神,让青春散发出最耀眼的光芒,让他当年的岁月,如镜子般诫勉吾辈。

翻开《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里有这么一句话,“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利益,没有特殊的利益”,习近平总书记用坚定的目光共和真挚的回答向世界传达了一位大国领袖的责任和担当。一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既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民诚挚承诺的初心回望,也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高度概括。站在历史起点,广大党员干部都要向陈独秀一般拥有者远大虔诚和抱负。

剧中既有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出的历史奉献,也有周恩来,邓中夏等青年革命者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实践之举,更有许多爱国进步青年为国为民做出的流血牺牲,这些共产党早期革命领袖有血有肉,有理想有锋芒,有困境更有探索创新,他们这新旧阵容中的知识分子的思想观念也在《觉醒时代》中形成交锋,塑造了丰富多彩的时代任务形象。这部剧令人看到了青年的力量,在民族危亡之际、祖国百废待兴之时,青年是未来的希望,青年们心怀报国之志,一心向上走、一意向前冲、勇敢地行进,便能够走好青春这段路,创造一个青春的小我、一个蓬勃兴旺的中华民族。

——组织与战略管理系18级博士生 许姜

因为是文科生,高考前学习了多年的历史,为了高考将那些事件、年代、时间、地点背了不知道多少遍,早已烂熟于心;本科四年又做了四年的文综家教,一遍遍在讲授的过程中温故而知新,这些知识一点点刻进了我的长期回忆中,至今记忆犹新。对近代史的学习对我也有着很深的影响,我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塑造着自己的价值观,并选择在一进入大学就提交入党申请书。但我想说的是,那些知识或许因为死记硬背的压力或许因为当时的我阅历不足而无法感同身受,所以我好像也从未把冰冷的历史当成了真实发生过的事实。直到最近接触到的一些内容,才让我对那段鲜活岁月有了如重生般的理解,《觉醒年代》就是其中之一。

还原了在那个迷茫、充满着不确定和未知的时代里,一群人的探索: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也不知道这样选择意味着什么,也想过很大可能上意味着流血牺牲,但是还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宣传下去、斗争下去。这种勇气,甚至是一腔孤勇,在这些党的创始人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他们在面对的无边黑暗和不确定性中行走着,那么震撼和触动着我。陈独秀、李大钊两位党的创始人,感谢他们的勇气和坚持,才有了共和国的今天,可惜他们都没有看到如他们所愿的新中国……还有陈独秀先生的两个儿子陈延年和陈乔年,“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将他们29岁和26岁的年轻生命献给了这个国家、献给了他们的信仰,他们的身影在我脑海中一直挥之不去……他们是我永远的精神楷模和动力源泉。

“不要盼望我们回来,我们走后,你们便成为我们”。真的很舍不得你们离去,更希望你们能安息,愿我辈能继承你们的勇气和决心,建设更强大的党和国家,我愿为此奋斗终生!

——市场营销系18级博士生 林荫

《跨过鸭绿江》

关于抗美援朝,总计有五次大规模战役以及诸如上甘岭战役、长津湖战役等知名战役。在这大大小小无数次战役中,在装备、武器远逊于“联合国军”的情况下,在粮草、弹药等后勤物质严重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极端恶劣天气条件下中国人民志愿军不辱使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使中国军人在世界上赢得了尊严与生存。

第40集中小文工团员的散文朗诵《谁是最可爱的人》是最感人的一幕,也是全剧的总结。这一幕没有政治和道德的说教,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普通老百姓都能够感受的的肺腑之言。《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作家魏巍从朝鲜战场归来后所写的一篇报告文学,不少人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学过。作为电视剧《跨过鸭绿江》的点睛之处,非常经典。

——组织与战略管理系16级博士生 肖书锋

《山海情》

近期热播的电视剧《山海情》,不得不说是眼下最接地气的扶贫剧了。怀着观后激动不安的心情,我想在这里写写我对这部剧的观后感。《山海情》主要讲述的是一位二十世纪通过勤学苦读走出大山的学生马得福,在参加工作就被分配到西海固作为一名年轻的干部,鼓励支持家乡人民部分“吊庄”,最后家乡整体搬迁,迁出西海固的一个大山村子——涌泉村的故事。

作为一部以扶贫为主的电视剧,整部剧的主旨就是如何以老百姓的利益为出发点,干部怎么样才能用最管用的行动帮助老百姓脱贫致富。无疑这部剧就是这么演的,但是剧中人物青年干部马得福的真实表现让人为之动容。当他被安排到吊庄移民户接洽老百姓的时候,他和村民们一起,徒步搬运东西推车前往吊庄村,在途中遭遇沙尘暴来袭,他一个年轻人不是临阵退缩,而是安顿大家赶紧趴下,一起面对疾风鹤唳的沙尘暴。有的村民初来乍到忍受不了这种突变的天气,叫嚷着要回去,干脆不吊庄了,面对马得福的劝阻他们毫不动心,还是回去了。在遇到村民不通电就不想再坚持下去的愿望,马得福一而再再而三的骑着自行车跑供电站,对供电站站长进行软磨硬泡式的说服工作,但就这还是因为60户村民才通电的要求,被缺少的一户给难住了。面对这些困难,马得福虽然屡屡受挫,但是他还是一股子劲的往前冲,为的是让吊庄的老百姓早日过上好日子。在凌教授帮助玉泉营金滩村村民种植双孢菇的过程中,马得福更是跑前跑后,为蘑菇的生产出棚思前想后,让老百姓在得到甜头的同时他也喜乐于心。但是对于很快全村人都种蘑菇导致市场饱和菇价下跌的情形,他作为一个基层干部也有力不从心的时候,好在凌教授在全国范围内的奔走,才让下跌的菇价才稳住。最让人动情的是,在全剧的后面涌泉村要整体搬迁的时候,面对父老乡亲的不舍离乡之情,马得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动情地讲着:“涌泉村才是我的根,我们搬迁不是为了断根,而是把根扎到更肥沃的地方,是为了搭上易地扶贫这一辆班车……现在闽宁镇有学校、有医院、有银行,住的时间长了那里就是家”“人嘛,毕竟不是树,一头在老先人手里,一头就在我们后人手里,我们后人到哪儿了哪儿也就能再扎根。”面对这些中肯的语言,一向坚持不搬迁的爷爷辈、太爷辈的人们都动情了,是啊,为了后代的发展,搬到条件更好的地方何尝不是更好的选择呢?

另一位让我为之动容的是农业教授凌一农,他是个从福建来宁夏研究菌草的专家。凭着一腔热情,响应国家号召,来到宁夏对口扶贫。闽宁镇双孢菇的产业化,凌一农教授功不可没。他不但带出了好徒弟马得宝,还在菇价下跌严重的时候倾囊而出,把自己的工资都从妻子哪里要来垫资帮助农民渡过滞销难关。他的这些举动让人觉得一个教授为民助民,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操。还有一个平时举止儒雅的教授,在面对村民的利益受到侵犯时他也能不甘和人打架来阻止人民的利益的流失,从而带动和鼓励闽宁镇的村民脱贫致富。

还有马得宝,一个小时候叛逆,长大后聪明,在经历一趟去新疆的磨练后,迅速成长,成为金滩村致富带头人,起先成为了种植双孢菇的第一人,之后又干劳务队,开劳务公司,带领村民发家致富。起初他带着对哥哥马得福的偏见和对他的不满,觉得家里优势都是哥哥占去了,他因为顽皮没有少挨父亲的打。自打他在闽宁镇的一个项目上参与公平竞标,竟被人举报说是弟弟沾了哥哥的光之后,他才体会到哥哥作为公职人员,要办好一件事的诸多难度,从此之后开始理解哥哥的行为。兄弟也日渐和睦共进。马得福还有一样让人敬佩的就是作为年轻人他不怕苦不怕累,在种植蘑菇面对沤粪的强烈气味从开始的不适,到适应棚内的气味和吃苦肯干。从包工程带领乡亲干工程到个人的各种担当,觉得他是青年一代努力工作的代表。还有他始终如一的爱情观,对待心爱的姑娘麦苗始终不离不弃,直到结婚生子,恩爱有加。

最后我想说的是人民栋梁的教育者——白崇礼校长。他在涌泉村是一个乡村教师,因为搬迁问题,原来村子的学校不存在了,白校长就跟着吊庄户到了金滩村,在那里当上了校长,并且是奔走在学校和学生家庭之间的“行走的纽带”。他的愿望很现实,也很可贵,就是希望他所教的学生“一个都不能少”。面对汹涌波涛的福建打工浪潮,好多学生家长眼热了,也是因为生活的困难,觉得孩子读太多的书不如出去打工挣钱。白校长一知情就骑着自行车去做家访,说服学生的家长让孩子去读书,多读几年书。最要紧的是,面对学生的辍学,他心急如焚,甚至白校长把海吉第六批赴闽打工的车拦住,将不满16周岁的学生海春玲叫了下来,因为说服还被其家长打破了眼镜。面对这些,他都觉得不是困难,最重要的是面对教育局申请维修操场的资金都难以达到的时候,他暗下决心把闽商捐的无条件安装的电脑给卖了,然后换回了孩子们合唱比赛用的校服和操场的维修费。尽管他知道这是不合理的,要受到上级处分的,他宁可知道冒着被撤职处分的危险还是那样做了。当全校学生在合唱比赛上激情高昂地演唱《春天在哪里》这首歌并完成后,他紧攥双拳像是一个打了有生以来最后一场胜仗的将军那样激动。他满眼都是学生,满心都是学生如何读好书,这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伟大之处,一个全心全意为学生着想的教师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一个民族的灵魂工程师!

《山海情》这部剧还让很多人喜欢的原因,在于剧中好多场景都是农村场景的真实再现,例如围着彩色“炕围”的屋内墙壁,涌泉村民家中那用格子布拼成的花门帘、那家家户户的土围墙、那亲切的大喇叭、家门口那远远长长的土路、那些手持烟锅的朴实的老爷爷形象、那时候村民白衬衣底下套着线衣的穿着……都是点燃我们回忆的导火索,直接引起了一代人的回忆和泪点,我想着这就是真正的好剧之感染力所在吧!

——市场营销系19级博士生 高曦含

《山海情》,作为一部“命题作文”电视剧,上映以来得到了人民如潮的好评,也更让我认识到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易,中国共产党员的奉献,与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

鲜有接触贫困、饥荒的“90后”一代人很难理解脱贫工作的痛点与堵点。《山海情》一剧向我们真实地描绘了脱贫工作的内容,也让我们明白,脱贫攻坚不是按部就班种树结果,而是国家和民族的一项伟业,其艰巨性足以作为民族甚至人类史的奇迹。

电视剧第一集就有个情节:有户人家的大小伙白天坐在床上不穿裤子,是因为兄弟两个只有一条裤子,谁出去办事谁穿,真正成了“穷得没有裤子穿”。

而更让扶贫吊庄工作难以推进的,是帮扶对象思想认识的落后。被苦瘠重压的宁夏西海固人民,没见过外面的世界,不敢做出改变,也不信任外来思潮。剧中,西海固涌泉村的农民便是如此,每当有新政策出台,经常习惯性不信任,很难也不想理解另外一个世界,只想安安静静地偏居一隅。每当好的政策、有效的商业模式出台,如何探索落实,给包括村民、干部在内的所有人,出了难题。

有难题,更有一步步解题的人民。《山海情》向我们系统性展示了中国脱贫攻坚的一种道路,即引导贫困地区人群走出大山,到富裕地区打工挣钱,同时在富裕地区学习先进思想、提高认识,并带着资金和先进认识回到家乡进行建设,引进富裕地区的人才、资金帮忙助力,最终实现脱贫致富。具体到《山海情》里,就是东西部协作,闽宁帮扶。

这条道路看似简单,实则每一项都困难重重。然而即便困难,我们依旧能看到人民的觉醒与伟大。

福建来的农业专家凌教授深入戈壁滩,带领村民种植双孢菇种植脱贫致富,村民们尝到甜头却忽视了供求关系,教授为扶持产业延续,不使“菇贱伤农”造成脱贫产业夭折,决定自己补差价,高价收菇帮村民度过难关。这是知识分子的价值觉醒。

村里双孢菇滞销,面对个别领导干部好大喜功,马得福决定在现场会上向市里领导揭示问题,而市里领导也决定通过各种渠道切实解决产品滞销问题。这是领导干部的价值觉醒。

当枸杞产业面临“劣币驱逐良币”的困境,部分竞品卖家为了产品好看用硫磺熏枸杞,重了“面子”丢了“里子”,刺头村民李大有却决定号召大家坚守良心,坚持产品健康,不熏硫磺。这是广大人民的人性觉醒。

正是这些人民的奉献与决定,让西海固地区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让中国逐步实现了全面脱贫。

《山海情》电视剧不仅直面宏大叙事,又细致刻画了宏大背后的一个个深刻的矛盾,与矛盾之后的人民伟大,将脱贫攻坚这个民族史诗真实地再现于屏幕,让我们年轻一代人真正认识脱贫攻坚工作的困难性、重要性与必要性。

——组织与战略管理系16级博士生 刘小溪

《在一起》

2020年注定不平凡,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一切变得不平静面对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国以世界上前所未有的速度、规模和效率担起了阻断疫情的大国责任,向世界展现出负责任的大国情怀和风“中国担当”的直接体现,就是承担起一线战场的担当,全力阻止疫情向其他国家蔓延的国际责任。这个一线战场的担当,体现在中国不遗余力调配医疗资源,“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这个一线战场的担当,体现在火神山、雷神山两所医院在数内克服重重困难高速建成并迅即投入使用,体现在用九天时间将全国430多万只口罩的日产能提高到了1.18亿只,中国以“超级速度”赢得国际社会的“超级震撼”;这个一线战场的担当,体现在一封封请战书、一枚枚红手印、一声声誓言、一个个“最美逆行”联结成战“疫”的强大“中国力量。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点暴发、快速扩散的紧张形势,中将永远记得那些在疫情严峻复杂的关键时刻伸出的一双双援手。“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这是中国情谊的深切表达。中国疫情爆发之初,国际社会先后给予了道义支持和物资帮助,成为中国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不可或缺的力量。当其他国家遭遇疫情侵袭,中国同身受,在全力抗击本国疫情的同时,迅速向意大利、伊朗等国派出专家组,84岁的钟南山院士通过视频连线向欧洲介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宝贵经验。同时向韩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既是对此前无私帮助的回馈,也体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道义与担当。这就是大国担当。

今日之中国,以领世界之先、承世界之重抗新冠肺炎疫情的卓绝行动,雄辩地证明着一个正在强起来的东方大的强大力量、博大情怀和宏大使命!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自豪、感到骄傲。有国才有家,只有国家强大了我们才能有依靠,我们才能理直气壮的站立在世界之林。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为我们强大的国家助力。

——组织与战略管理系19级博士生 李涵

观看优秀的影视作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本期的党史学习,支部成员纷纷表示对共产党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