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家园 >> 校友风采 >> 正文

校友风采

全球企业家 | 伍淑清:源自本真,坚守初心

时间:2016-06-17

伍淑清

北大光华“全球企业家”校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世界贸易中心协会终身名誉理事,中国第一家合资企业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被称为“001小姐”。

1978年被选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1988年被选为香港“十大拿破伦商业奇才”, 1990年被评为“香港优秀青年企业家”,获得青年工业家奖,被选为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会长,美国《财富》杂志选她为香港成功的女商业家。

“我可以选择每天穿金戴银,聊天打牌,悠闲地度过这一生,但那不是我想要的。”面前这位年近古稀的老太太用手指扣了扣自己的额头,目光坚定地说道,“我想要的一定是这里的充实。”

不耽于物质的享受而是追求思想的丰盈,伍淑清始终怀揣这样的初心,她在采访中也多次提到“一定要open mind,要去学习、去思考。”在香港长大、去英美留学、来大陆来打拼事业,如今本应到了退休享清福的年纪,伍淑清却仍旧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继续为国计民生操劳着。

永远的中国心

1948年,伍淑清出生于香港。打一出生起,他们这一代人便注定了要在时代的波涛里翻滚。那个时候,香港的街上挂的还是英国国旗和女王像;电影结束后放的是英国国歌和女王演讲;伍淑清读的也是西式的英文学校。

“但我从小就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要好好学中国的文化。”伍小姐说道。而那时香港和内地的交流还比较困难,香港的国文教育也比较落后。“三年级时,学校自北平来了位老师,他对我的国文影响很大。”那时候香港人还习惯称北京为北平,如今再听面前这位花甲老太说到“北平”两字,恍然若时光跃动在昏黄的纸面上,映着历史的厚重与深邃。在这位来自“北平”的国文老师的影响下,伍淑清边接受西式教育边学习国文、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儿提时光已经远去,如今回忆起往事,伍淑清却依旧记得十分清晰,“老师给我们介绍五四运动、带我们诵古诗,我们还读鲁迅、叶圣陶、冰心、朱自清等名家的文章,学得很开心。从那时候起,我就很仰慕蔡元培先生和黄华先生。”

虽然成长在当时的英国殖民地、接受的大多是西式的教育,伍淑清始终将“中国人”这一身份视作自己的本真。谈及原因,伍淑清坦言,父母既没有对自己日日耳提面命,自己也没有刻意为之,“这个对我来说很自然,因为我知道当时的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但我能明白自己与英国人不同,我还是中国人,因此不能盲从,要保住自己国家的道德文化。”

这么多年以来,伍淑清始终怀揣着这颗炽热的中国心,用实际行动来践行着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责任与担当。伍淑清认识到,香港的回归更重要的是人心的回归。人心的回归必须要消融思想隔阂、增强两地人民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因此,从1994年开始,伍淑清便开始尝试带香港地区的孩子来内地进行交流,“第一次去的是北京舞蹈学院进行舞蹈表演。孩子们很兴奋,影响也不错。”之后,她又先后多次组织了数万名孩子前往内地交流学习。交流团的孩子们通常会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唱国歌,与国家领导人交流,去卢沟桥感受当年七七事变故地……“我想让香港的孩子们认识一下我们这个国家的首都和这个国家伟大的历史,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课本上的模糊印象。”伍淑清这样质朴而真诚地解释说。

1999年,伍淑清还组织了来自56个民族的百余名孩子一起前往美国进行文化交流演出,为孩子们创造了开拓思维、丰富视野的良机。伍淑清至今还与当年的这些孩子保持着交流,关注着他们的成长,她欣慰地告诉我们,“如今,他们当中有人做了外交官,还还有的去了国外读博士。”

百年英占,香港人家国意识的培育并非可以一蹴而就。《大公报》曾报道:本港近50间高中不设以至停开中史课,反映中史亡科危机严重。对此,伍淑清忧心忡忡,“一个中国人不读自己国家的历史,怎么能觉得自己是中国人呢?”因此,伍淑清邀请了多位学者编写了《国史百闻》,介绍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历史。伍淑清希望香港的青少年们能够清楚国家的发展脉络,加深认识内地与香港血浓于水的关系。在《国史百闻》的序言中,伍淑清这样恳切地写道:“国家之于香港,自古已然;香港之于国家,情真意切。这种关系每当处于危急存亡关头时,尤其突出。”爱国深情,溢于言表。

针对目前中国青年一代的爱国教育,伍淑清也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要顺着年轻人的兴趣来做,以年轻的方式来影响年轻人,将一些概念通过做成有趣的小视频等方式通过网络来传播会有不错的效果。”用现在时兴的句式说那就是“互联网+爱国教育”。在沸沸扬扬赶着从互联网捞金的时代,面前这位满头银发的伍小姐倒也赶了回时髦,只不过她心系的依旧还是这个国、这个家。

上图为伍淑清与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华建等人的合影

永远昂首向前

谈到家庭教育,伍淑清回忆说,自己的奶奶对自己的影响很大。“奶奶没有多少文化,说不出什么大道理,经常对我讲‘不要乱发脾气’,这句话我一直记得。”‘不要乱发脾气’这样一句简单质朴的话语让伍淑清牢牢地记了这么多年,也默默地做了这么多年。

上世纪60-70年代,伍淑清辗转于英美留学。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国力衰弱,在国际上缺少话语权,可想而知,那时的华人留学生也不可避免地遭遇到不公甚至歧视对待。讲到这些,伍小姐并没有激烈的指责和哀伤的抱怨,她只是平和地说“在人家的地盘,自然要承认人家的地位,不能想着要抢人家的头。”不去抱怨、不发脾气,伍淑清只是默默地做好自己,用自己的行动去证明给别人看,用优异的成绩去告诉他们华人也容不得小觑。

60年代末,伍淑清去往美国学习工商管理专业。仅用了两年半的时间,伍淑清就完成了4年的课程,并拿到了学校“杰出学生(outstanding student)”的称号。伍淑清说,“杰出学生”的称号美国人拿过、阿拉伯人拿过、好多国家的同学都拿过,而之前从没有华人得过这一荣誉。除了优异的成绩外,为了让自己在评选中更具竞争力,伍淑清与同学一起合作为学校写了一本书,很好地方便了学校的招生及新同学入学。也就是凭着这种敢想敢做的精神,伍淑清如愿拿到了学校“杰出学生”的称号,也为华人脸上争了光。

1970年2月底,伍淑清从美国的学校提前毕业,3月初她就来到日本,投入到其父在日本万国博览会开设的餐厅中。从基本的服务员做起,每天给客人拉门、致欢迎,帮助餐厅擦桌、收盘碗、洗刷、下单、点帐,父亲的朋友来日本她还要帮忙安排酒店、打点行程、做司机带他们参观……这样一做就是半年多,但伍淑清却并没有喊辛苦,而是在这些基层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前进着。“什么能够做我就去做,多做一点也无所谓,因为学到的东西都是自己的,别人也拿不走。”伍淑清始终抱着一颗不断学习、永远向前看的心态去做事情,这也为她后来的发展蓄满了力量。

改革开放后,伍淑清跟随父亲北上,创办了001号合资企业——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成为改革开放之后最早一批进入内地的外资企业家,伍淑清也被亲切地称为“001小姐”。翻开随身携带的资料箱,伍淑清细细地讲述着这家001号合资企业是如何从无到有发展起来的。当时大陆还没有合资企业相关的法律条文,也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先例,父亲伍沾德带着伍淑清却开创性地在10个月的时间内发展起了大陆第一家航口食品公司,填补了中国民用航空食品生产的空白。如今,伍淑清的公司每天送出的飞机配餐,已由最初的500份增加到10万份,配餐生产间也由1个扩充到3个。在中国国航、东航、南航等国内六大航空公司以及德国汉莎航空、日本航空等几十家国际航空公司的航班上,都能吃到她的公司生产的配餐。而如今的辉煌发展背后是当年伍沾德及伍淑清在政治和经济的双重风险下,摸着石头过河、勇敢开创历史的艰辛付出。当年何来的勇气?伍淑清的回答简单却令人动容,“当时国家领导人邓小平的为人和信誉让我们信服、让我们敢于去做。”

永远的燕园情

2011年,当时就已过花甲之年的伍淑清来到了北大光华高层管理(ExEd)中心就读“全球企业家”课程。北大光华高层管理教育中心运营主任马翔宇老师至今还能清晰回忆起初次在学院见到伍淑清时的场景:当时办公室的同事并不认识伍淑清,伍淑清也没有因着自己的成就而有所仰仗。她像普通的学生一样,背着包,独自来到学院的项目办公室咨询报名事宜。“伍小姐身上的那种低调谦和的气质着实令人记忆颇深。”马翔宇老师感慨道。

谈及当初为什么选择来北大光华读“全球企业家”课程,伍淑清说,自己从来没有在大陆接受过系统的学院教育,而大陆教育给人的印象一般都是刻板、传统的,所以当自己在宣传册上看到北大光华“全球企业家”课程,并且是与宾大的沃顿商学院、牛津的赛德商学院联合教学时,她很好奇,所以想自己亲身体验一把。另外,伍淑清一直以来都敬重的蔡元培先生、黄华先生都与北大有密切的联系,这也给了伍淑清天然的亲切感。怀着对大陆商学教育的强烈好奇心与对燕园的绵绵深情,伍淑清走进了北大、来到了光华,伴着“全球企业家”课程的开展,度过了一年的光华时光。

伍淑清是班里年龄最大的学员,但她却丝毫没有逊于任何一位年轻人。她说,“我不觉得人的脑袋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只要保持思考、保持与人交流,人的思维只会越来越敏捷。”伍淑清很敬重自己的父亲伍沾德,如今父亲已经93岁高龄,也依旧保持每天读书看报、与人交流讨论,思维甚至比年轻人还敏捷。伍小姐说自己也希望像父亲一样,不管处在什么年纪,都始终open mind,所以她很享受在花甲之年重回校园读书的时光。

一年的“全球企业家”课程,从红楼飞檐的百年燕园出发,跨越太平洋来到常青藤下勃勃生机的沃顿商学院,又徜徉于哥特式建筑林立的古老牛津校园,光华学子们在文化交融与碰撞中既可以汲取先进的西方管理科学又得以回味古老的东方人文管理思想。伍淑清说起在光华的就读体验感慨道,自己没有想到北大光华已经发展得如此现代化,课程设置很完善。光华的教授亦是博古通今,思想探讨加案例分析,宏观把握加微观分析,很好地传授了管理学知识的精髓。“学习不只是学课本,一定要跟实际问题接轨。光华的课程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虽已离开燕园四年有余,伍淑清对这里的一切仍旧非常热情。“如果我能帮忙做些什么,就尽管找我。”她的认真劲让人丝毫不能怀疑她的真诚。又何止是热情呢,她几十年如一日为了两地的沟通奔波着,为了文化的繁荣操劳着,为了妇女儿童的福祉努力着……时光荏苒,岁月染白了她的华发,而不变的依旧是这颗赤诚初心。

(本文作者:王虔琳,北大光华校友事务中心 )

 

分享

bat365在线平台网站光华管理学院高层管理教育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bat365在线平台网站光华管理学院2号楼101室

公开课程:(86 10) 6274 7229/ 7225    邮箱:exed-open@gsm.pku.edu.cn

定制课程:(86 10) 6274 7088/ 7095    邮箱:exed-csp@gsm.pku.edu.cn

©2017 bat365在线平台网站 - bat365app手机版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50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