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观点 >> 正文

观点

张炜:见证中国医院管理者的高速成长

时间:2013-03-19

今天的院长不谈技术、不谈研究、不谈教授,而是在谈创新,谈质量管理、模式创新、人才建设,谈以人为本。如果我们不考虑大家谈论时的语言,你会分不出这个会是在北京开的,还是在华盛顿、伦敦、巴黎开的。

2013年新年后的第一个周日,假日的味道还没有淡下去,但一年一度的“北大光华新年论坛”照例吸引了众多业界明星。

主论坛后,听众们将面临选择。四场分论坛议题均是当下热点:大学商管学院和NGO的使命、生态文明导向的能源创新、医疗健康产业价值再造、金融业的普惠服务转型,他们要选择哪一个?

或许有些出人意料,人数最火爆的那场,不是金融也不是能源,而是医疗健康。

当天的讨论围绕“价值”二字展开。会议主持人、bat365在线平台网站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张炜教授希望,在全球的医疗健康产业依然处在徘徊中,中国医改也进入深水区之际,面对日益增长的公众健康需求、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有限的社会资源,医疗健康界仍要讨论一些不可回避的根本问题:如何定义并分享价值?如何突破传统边界,开启多维度的创新?如何动员和协调各利益相关方,在现有资源中协力共创更大价值?

论坛的核心环节——三位院长的圆桌对话,由bat365在线平台网站第一医院院长刘玉村、bat365在线平台网站人民医院院长王杉、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院长许树强担纲。整个讨论热烈、坦诚,令张炜颇为欣喜。

“我们没有做任何提醒,但是今天讨论中,出现最多的词是变革和创新,然后是政府和政策。和以前相比,明显谈变革谈创新更多了。”张炜说,“作为顶层的院长,他们意识到要为政策和环境奋斗。但更为重要的,他们还意识到,不能让政策和环境成为组织变革的阻力,也不能让政策和环境成为不做变革的借口。真正的组织变革最终要通过管理能力提升来实现,这个信息非常重要。”

这个明显的转变恰恰与张炜近期的观察一致。在2012年10月由哈佛大学商学院主办的“21世纪医疗管理教育创新研讨会” 上完成的“全球医疗健康产业管理教育白皮书”中,通过对全球26家教育机构和近百名医疗健康产业高管的调查显示,出现频率最多的词,第一是创新,第二是领导力。

而张炜未来一段时间在bat365在线平台网站的课程设置也与此有关。他的课程主题就是“医疗模式创新与服务体验”,将注重采用案例教学等参与式教学,聚焦于多个维度:全球视野、职业沿革、客户中心、系统思考、行为改变、精益运营。

从bat365在线平台网站到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再回到bat365在线平台网站,张炜,这位哈佛大学医疗管理与政策博士、协和医学院临床博士,专注于医疗产业的高管教育已近7年。他称,他是他见证中国医院领导者高速成长的7年。

“这些医院院长们不断成长,不断用新的问题来挑战我们,让大家共同成长。”张炜说,“我能从课堂中获得很大收获,同时又把这种收获和更多人分享,这是我工作中最幸福的体验。”

变化中的医院管理者

中国健康界:四场分论坛,但今天医疗健康这一场人数最多。

张炜:是的,我们做了统计,这一场的人甚至赛过了金融。我自己的理解是,人们仍愿意把资源放在对自己更有利的未来。大家认同医疗健康对于未来更有利。

中国健康界:今天的院长讨论,你的感觉有何不同?

张炜:开放。今天我最钦佩的是大家的真诚。而这种真诚首先来自于对未来的情感。你会感觉到,今天医疗健康领域,创新的气侯和大家对于创新的期望,已经可以展望了。如果将今天三位院长的发言掐出一段去给我的学生放,我估计他们猜不出来他们是医院院长,他们会猜这些人就是企业高管。医院院长们,那种和其他行业相似的领导者的感觉已经在了。

中国健康界:这种感觉以前有过吗?

张炜:这种感觉是第一次出现。今天的院长不谈技术、不谈研究、不谈教授,而是在谈创新,谈质量管理、模式创新、人才建设,谈以人为本。如果我们不考虑大家谈论时的语言,你会分不出这个会是在北京开的,还是在华盛顿、伦敦、巴黎开的。

中国健康界:那么,今天这种变化是哪些因素带来的?

张炜:一方面是专业的教育,今天参与讨论的三位院长都经过了商学院的历练教育。我想,接受管理教育对于他们的思维感觉,和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是有帮助的。另一方面,在最近三四年的医改进程中,中国院长们感受很深,因为他们受到的挫折最多,而这种挫折和管理教育结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教学反思,他们会从中进行更好的总结,因为只有经历过才能感触。

我们都讲,创新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但创新必定需要环境支持。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会比从成功中学到的多。经过这几年的挫折,医院领导者们对组织、对领导、对整个医院运营,包括对整个管理创新一定是有所感悟的。

很多医疗领域的问题是通病,全世界都是这样。以前大家认为很多问题是中国特有的,但现在很多人意识到,既然是全球通用问题,那我就不再关注中国的特殊问题。而是去关注,什么解决方案是我们可以特有的。这种积极的态度是一个很大的改变。我们要的是中国特色的解决方案,这一点也从挫折中学来的。

医生也要掌控自己的命运

中国健康界:在这里,医改的作用是什么?

张炜:医改是一个刺激,就像给了一个电击一样,逼着你不得不做出选择。全世界各地都是这样。今天,我碰到一位年轻医生的父亲,,我问他为什么来参与这个活动,他说他是来为儿子做全程记录的。我想,未来医改成功的标志就是医生主动要求接受管理教育。医生要自己来掌握控制自己的命运。

中国健康界:从微博上观察到的趋势来看,医生们解放自我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了。

张炜:医生们以前只了解自己的临床知识。现在他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这个世界,用自己的挫折和朋友的挫折来获得所谓“管理常识”。并且医生们现在感受到,经济和政策分析了解了解就好,关键是我们能做点什么,或者我们的团队能做点什么。这是正能量的最好体现。以前怨天怨地,现在我是我的救世主。随着医生群体意识的转变,他们接下来就会希望了解一些管理的基本技能,包括团队能力的建设。在这方面,商学院的确可以发挥传统医学院不能发挥的作用。

中国健康界:从医院管理者以及医生群体的变化来看,您觉得这几年的医改对他们是正向刺激,还是反向刺激?

张炜:这就像小孩成长一样,不摔跤是学不会走路的。“全球医疗健康产业管理教育白皮书”里有一条也是关于医生角色的转换。传统上,医生只是单纯承担临床风险的职业人,但现在,他们要变成承担职业风险、财务风险和新媒体风险的人,这一系列转变在中国都发生在一代医生身上。这就意味着,在这代医生经过变化以后,未来的医生将不再认为自己是一个手术家,而会认为自己是一群病人的管理者,是在病人和医疗服务之间进行对接的协调人。随着大家对系统认识的改变,最后发生改变是医生本身的角色。

中国健康界:关于医生的这种职业转变,最近有一个很好的案例,是原上海东方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张强,他现在从东方医院辞职,签约了上海沃德医疗中心。他同时还可以组建其它医疗团队。他本人目前也在接受MBA培训。

张炜:是的,这个趋势和国际高度一致。医疗机构未来会更像零售业,像一个大卖场,而医生会更像一个咨询师、律师、会计师,而不是一个吃皇粮的医生。

医疗健康处在十字路口

中国健康界:除了创新,今天论坛的主题还十分强调医疗健康产业的“价值再造”。

张炜:是的,对医疗健康产业来说,有一些基本的规律还是要遵从的:其一,资源是有限的,钱就这么多;其二,公众的需求在不断演变;其三,技术的革新和一些投资者、创业者在不断努力减少资源和需求的差异。我今天给大家展示了一张PPT,其中所有国家的人均GDP增长都赶不上医疗支出的增长。这是很可怕的现象,不是说花多少钱,是你未来花多少钱都不够。这是在提醒大家,如果仅仅投入钱,你只是想对了问题的一半。所以要更多的从需求和管理模式入手,而不是单纯的投钱。所以,整个关键词还是在于价值,要考虑我的工作、产品、服务是不是物有所值。

中国健康界:今天会上另外一个挺大的转变是,在说到民营资本的时候,公立医院的院长们也持非常开放的态度。

张炜:是的,目前的趋势很像当年的国企改革,积极的竞争态势渐渐出来了。另外,从这次论坛上产业界、投资界会议嘉宾的演讲还能看出,公众的医疗需求并不是都需要通过医院来满足。实际上,大医院、大教授、大设备的模式属于二十世纪。现在,不同的医疗机构,或者说不同的人都在考虑不同的医疗模式。今天我们听到的模式很多,恰恰说明医疗健康产业正处在十字路口,谁也不知道下一步往哪去走。当我们不知道产业往哪走的时候,最需要的是你的创意、创新能力和执行能力,最不需要的是坚信延着老路还能继续走下去。昨天是昨天,明天是明天。

中国健康界:所以说,其实医疗健康的创新,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医院和医改政策。还应该看到技术和模式的创新对医疗的影响。

张炜:是的。为什么GDP的增长赶不上医疗支出的增长,因为过去半个世纪,全世界都在采用越来越贵的医疗技术,大家认为最贵的才是更好的。但是,这种现象只发生在医疗行业和国防行业,其它行业都不是这样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开始用更便宜的费用得到同样的结果。这样的解决方案,这样的创新才更有价值。

改善医疗体验就是创造价值

中国健康界:如何理解创造价值?

张炜:首先要定义自己的价值。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45岁的人需要做心脏搭桥手术,有的医院三万块钱可以做下来,有的医院两万块钱可以做下来,手术结果是一样的,两万块钱做一个就是有价值的;或者,同样打一针,都是20元,但一个医院有很好的服务,另一个医院让人很愤怒,还需要等候,或者还要担心是不是打错,那么前面一个医院就是有价值的。

以前,当医疗资源十分紧缺的时候,大家更多在制造产品,但随着中国的医生相对多了起来,现在要做的,是怎样创造出来好的就医体验。好的满意度会有好的健康结果,这就好比安慰剂效益。同样,一个咖啡豆是两分钱,做成速溶咖啡是一毛二,放到麦当劳做成咖啡再加上服务是一块二,到了星巴克就变成三个多美金。这就是从产品到服务到体验的变化。同样的,好的就医体验也会创造价值。

中国健康界:关于创造良好的就医体验,目前医院管理者在这方面的兴趣如何?

张炜:2012年12月我们在杭州开了一门课,大概用了一个多小时做练习,让大家构建一个良好的CT检查的体验。班上四十个学员包括院长们创意无限,他们突然发现,病房里的电视以前只能用来看电视,但实际上它可以变成非常有意义的服务接触点。CT体检员可以通过电视提前告知患者,这就是改善体验的一种方法。所以说,在改善服务体验方面,医院管理者一旦有动力,他们都会有很多的创意。

那次课也是我的一次尝试,虽然是新题目,但学员们给我打了满分。我为什么有勇气敢冒险讲新题目,因为我觉得这是市场需要,我想服务体验是重要的,那我就要公众中将这个理念传出去,结果惊人得好。大家的想法真的就像是,在一个水壶中开一个小孔,哗哗地就出来了,那真是十分美好的体验。

从控制到创新

中国健康界:您今天一直在讲创新,那么以前呢?比如三年前,您讲课的关键词是什么?

张炜:控制。非常简单。

中国健康界:是指组织内部的控制?

张炜:不仅仅是组织内部,以前整个思路都是关于如何控制,以及如何摆脱上面对我的控制。医院管理者的关注点以前是理解经济政策,然后慢慢到理解财务上的控制,现在关注的是精益管理、体验、创新、文化、带领高效的团队。他们现在要的是创新和领导力,这种进步速度是惊人的。

换句话说,大家希望,用新的方式创立出新的价值,同时用领导力带领大家一起去做。从以前控制、推着大家去做,变成带领大家去做。

中国健康界:这种从控制到创新的转变,其它行业的管理中也存在,但其它行业可能经历了几十年才有这种转换,而中国医疗行业的变化发生在短短的几年间。

张炜:这就是为什么我将医改叫做刺激,这个外部刺激加快了转变过程。

中国健康界:但还是有人会说,也许医院管理者本人对创新感兴趣,但现在的大型公立医院还是没有动力去改变自己的组织模式和服务体验。

张炜:这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你看今天很多大医院在主动和社区做联合,这以前是难以想象的。还有,三年前,你难以想象一个大医院的院长会讲“以人为本、共筑健康”,讲“从以疾病为导向,转向以人为导向”。实际上,大医院的竞争优势是治大病治难病,这是它的传统,但今天它自己正在悄悄的,主动发生变化。

中国健康界:您的课程主题是创新,那么讲课的形式呢,有什么创新之处?

张炜:我们给大家大量做小组练习,做分享,然后互相提醒指正。课堂上不是教技术,而是教你在实际生活中怎么解决问题。上次课上,有一些来自西南地区不发达医院的管理者,有一位学员跟我说的一句话让我感触特深。他说,“谢谢张老师的课,你让我们意识到,我们的摸索原来是在正确的路上”。他来自一家贵州医院,他的很多管理探索是完全自发的,上了我的课之后,他突然意识到他在不经意间走上了正确的路。

中国健康界:和大医院的院长相比,中小医院院长的需求上会有哪些不同?

张炜:他们的任务是不同的,因为管理五千人的组织跟管理一万人的组织是很不一样的。我们目前主要关注的一是三级大医院,这方面已经有很成熟的课程;二是第一次走上领导岗位的临床人才,就是第一次不当医生,开始当个小管理者的人,那种转型的痛苦真是难以言说,这方面课程是我们现在刚刚完成设计。

创新医疗管理课程

中国健康界:和其他管理学院相比,光华在医疗课程的提供方面,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张炜:第一,我们的医疗管理课程推出十年了,这方面的经验应该是全国最丰富的之一。第二,我们有非常好的依托bat365在线平台网站的研究基础,这也是大学的优势。你想学历史、学哲学我都可以给你找到。第三,从一开始,我们就和六个医学院合作,也参与哈佛商学院的一些活动,一开始的起点就是从国际水准,我们希望以国际水准的课程,激发出中国特色的解决方案和思考。最后,我自己,应该是全球为数不多医生出身的管理学教授,这个我认为也是一个优势。

中国健康界:丰富的医学背景对一个医疗管理学教授来说意味着什么?

张炜:实际上,首先我自己要克服医学背景,这里有一个极其痛苦的转变思维的过程。医生的思维,和管理的思维是完全不一样的。但是,一旦经过了这个痛苦的转型阶段以后,医生背景让我和院长们更容易产生共鸣。

中国健康界:您给医院管理者讲授课程也有六七年了,这六七年最大的体会是什么?

张炜:我觉得,是中国院长的高速成长,成就了我们很多课程。同样的内容无论谁讲七年都会烦,但中国的医院院长们在不断成长,不断用新的问题挑战我们,我们大家是共同成长的。我从课堂中能够有很大的收获,同时又把这种收获和很多人分享,这是我工作中最幸福的事。

(文章来源:中国健康界)

分享

bat365在线平台网站光华管理学院高层管理教育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bat365在线平台网站光华管理学院2号楼101室

公开课程:(86 10) 6274 7229/ 7225    邮箱:exed-open@gsm.pku.edu.cn

定制课程:(86 10) 6274 7088/ 7095    邮箱:exed-csp@gsm.pku.edu.cn

©2017 bat365在线平台网站 - bat365app手机版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50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