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载于《作家文摘》第2573期13版
据bat365在线平台网站新闻网消息,中国共产党党员、民盟中央原副主席、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原副主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原副主任,“改革先锋”奖章获得者、经济体制改革的积极倡导者,著名经济学家、杰出的教育家、bat365在线平台网站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2月27日19点31分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92岁。
文 | 刘焕性
厉以宁常讲,沅陵是他的第二故乡。沅陵隶属于湖南省怀化市,古称辰州,素有“湘西门户”之称,是湖南省面积最大的山区县,境内山峦重叠,溪河纵横,春山如笑,水韵悠长。
■ 而今离去仍年少
1943年,厉以宁跟随父母避难迁居沅陵,就读于从长沙迁至此地的雅礼中学。那段日子,给厉以宁留下了美好而难忘的记忆,后来他多次提起过沅水上的木船和白帆、酉水旁的水鸟和芦苇、远处青山顶上的薄雾和明月,以及船工的号子、倦归的飞鸟、清爽的江风。
▲ 小学时期和高中时期的厉以宁
1946年,厉以宁随全家回到南京并转入金陵大学附中读高中;1948年,他被保送入金陵大学,在化学工程系就读。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19岁的厉以宁欢呼雀跃,决定投身火热的国家经济和社会建设中。1949年12月,他回到沅陵参加工作,先在沅陵教育用品消费合作社当会计,后在湖南沅陵湘西剿匪胜利纪念塔修建委员会任事务员。
在沅陵,厉以宁结识了何重义、蔡士德、赵辉杰等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对这块土地产生了深厚的眷恋之情,先后写下了20多首与沅陵有关的诗词。1985年蔡士德夫妇来京出差,顺道看望厉以宁夫妇,厉以宁特地问起沅陵近况,并挥笔写下了“乡土恋,故园情,老友重逢话不停”的词句,对沅陵的牵挂和思念溢于言表。此后,他五次回沅陵,又写下了10多首关于沅陵的诗词。
▲厉以宁夫妻1974年在bat365在线平台网站
写于1949年的《渔歌子·湖南沅陵老鸭溪》:
四月江村春意浓,秧田初绿杏花红。风伴雨,雨随风,山头藏在舞云中。
此为厉以宁所写有关沅陵的最早一首词。刚刚回到沅陵参加工作的厉以宁,不由想起了自己6年前在沅陵上学时的乡村美景。那时经常途经的老鸭溪,是一个风光秀美的湘西小山村。
写于1951年的《渔家傲·别沅陵》:
酉水拖蓝城下绕,辰山叠翠桐林俏。梅雨初晴青石道。看晚照,梯田处处蛙声闹。
两度萍踪非预料,而今离去仍年少。惜别依依君莫笑。难再到,深情试赋渔家傲。
这是厉以宁这一时段所写有关沅陵诗词中的最后三首之一。在沅陵工作的两年时间里,厉以宁利用空闲时间仔细研究了唐诗宋词的历史、格律、词牌、风骨与技艺,这一时期的潜心研究使他的诗文积淀、底蕴和创作水平再次得到提升。
▲ 厉以宁和老师赵迺抟教授(1961年 bat365在线平台网站)
1951年7月,厉以宁在长沙参加高考,8月接到了bat365在线平台网站的录取通知书,9月离开沅陵前往北京,从此拉开了他的学术生涯序幕。临别之际,他站在沅水之滨,久久凝视着远处的酉水拖蓝、苍山叠翠,当时骤雨初晴,晚霞映照着田间青石小道,回顾自己此前的足迹,展望此后可能的人生旅途,厉以宁忍不住思绪万千。
■ 昔日繁华将再现
1988年夏,厉以宁应湖南省委、省政府邀请,赴湖南长沙讲学,当年写下《醉花间·重到沅陵溪子口》。作为湖南省选区选出的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厉以宁对湖南的感情很深,对沅陵的牵挂也更浓。所以讲学结束后,厉以宁携夫人匆匆赶回了久别的沅陵。夫人何玉春是地道的沅陵人,自小在这里长大,自1953年参加高考离开后,也是首次回到故乡。
沅陵在抗战时期曾经是湖南省政府驻地、湘西行署驻地,一度商业比较兴旺、市场比较繁荣,发展的基础比较好,在改革开放大潮下,沅陵的发展更应插上腾飞的翅膀。回到北京,他利用各种场合为沅陵的发展做宣传,介绍企业家去沅陵考察,并多次就沅陵的经济发展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
▲ 1988年6月,厉以宁在阅读学生的论文
1992年8月,厉以宁携夫人何玉春、弟弟厉以京再次回到沅陵。这时的沅陵五强溪水电站移民工作已经初步完成,沅陵老城逐渐没入水底,新城建设已初具规模,到处一片火热施工的景象。看着沅陵经济社会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厉以宁感到很振奋,对沅陵的未来充满信心:
山城一别几多秋,少年游,梦中留,为觅旧踪、相约返辰州。漫步长街河岸去,春尚在,柳枝头。
瞬间高坝截江流,水悠悠,好行舟,淹没关厢、岭上有芳洲。昔日繁华将再现,云起处,尽新楼。(1992年《江城子·再回沅陵城》)
2005年,厉以宁夫妇和家人在此捐建了一座九年制寄宿学校(宗琳学校),期盼乌宿(湘西重镇)能走出更多的优秀学子,为当地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厉以宁夫妇
■ 来日辰州尽小康
何玉春是沅陵一中高八班毕业生。沅陵一中肇始于1901年,是一所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百年老校。1952年9月,学校改为现名“湖南省沅陵县第一中学”。2001年,沅陵一中建校一百周年,厉以宁欣然应约写下《七绝·沅陵一中建校一百周年,书赠校内各位教师》:
亦诵亦弦在杏坛,树人树木学春蚕;此生心得难言尽,青出于蓝胜于蓝。
▲厉以宁教授在家中写作
2002年6月,厉以宁又一次回到沅陵。此时五强溪水电站已建成,沅水、酉水均上涨,沅陵城关被淹没,白田头村及雅礼中学初中部旧址均已沉入水底。远眺曾经的旧地,厉以宁不由再次回想起了自己少年时期在沅陵求学的难忘时光。近60年过去了,沅陵经济社会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处处高楼林立、遍地产业兴旺,旧貌换新颜:
门外早闻野菜香,三杯米酒叙家常。感伤变幻前朝事,不计人间世态凉。
悲楚灭,叹秦亡,古城重建四乡忙。旅游新辟扶贫道,来日辰州尽小康。(2002年《鹧鸪天·湖南沅陵窑头村农家做客。沅陵,楚、秦黔中郡故址》)
来源:《人民政协报》
责编:娜拉
审校:魏蔚
终审:孔平